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

OpenAI 宣布获得66 亿美元(约合 464 亿人民币)融资,估值达到了1570 亿美元(约合 1.1 万亿人民币)
内部这么动荡,还融了这么多钱,大家怎么看?
收藏者
0
被浏览
88

5 个回答

兰若 LV

发表于 2025-4-8 12:32:49

确实,如题主所说,OpenAI 内部这么动荡,还融了这么多钱,让人看不懂。
难道是投资人们眼光不行?肯定不是。

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1.jpg

关于OpenAI的内斗和高管离职,我之前已经写了两篇了,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OpenAI被曝新内幕,高管作好倒闭准备,总裁休假到年底,「宫斗」吓跑投资者,苹果弃投,具体情况如何?
OpenAI 再现高层人事变动,首席技术官 Mira Murati 宣布将离职,对该企业有哪些影响?我们外人看到的只是热闹,作为竞争对手,人家怎么看的?
尤其是大名鼎鼎的谷歌,自己说谷歌输给了OpenAI。
谷歌前 CEO 称「谷歌输给 OpenAI 只因员工不够卷」,其随后道歉,目前谷歌发展存在哪些问题?我再说一个信息。
这次OpenAI为了限制竞争对手,要求投资人不要投资另外五家竞争对手。
好家伙,这五家的创始人或者是联合创始人多数都是OpenAI之前离职或者合作伙伴,包括马斯克的XAI。
这五家:
xAI,马斯克在决裂后创办的公司,正在起诉OpenAI。
Anthropic,OpenAI离职员工最主要的投奔对象,ChatGPT的最优平替。
Safe Superintelligence,和Sam Altman决裂的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创办的新公司。
Perplexity,在2C业务上最能打的AI公司之一,AI搜索引擎的代表。
Glean,在2B业务上最能打的AI公司之一,给企业做解决方案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高管离职,没有看到他们离职干啥去了?
他们是被OpenAI的未来给震撼了。
这次OpenAI为什么能融这么多钱?
OpenAI的官方回复:
这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对未来人工智能规模化条件的思考,也是对人工智能迭代形式(安全or跃进)的思考。
新资金将使我们能够加倍加强我们在前沿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领导地位,提高计算能力。
OpenAI目前商业能力如何?为什么值钱?
我总结了权威媒体的四个方面:
高潮一:
ChatGPT 每周拥有超过 2.5 亿活跃用户(其中约 1000 万为付费用户),年收入已超过 34 亿美元。仅 ChatGPT 今年就能带来 27 亿美元的收入。
高潮二:
作为 OpenAI 的密切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其投资额超过 130 亿美元),微软已在 OpenAI 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整套生产力产品。
高潮三:
苹果正在将ChatGPT 与其 Apple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技术系列整合在一起。
高潮四:
OpenAI 乐观地预测,到 2029 年,其收入将达到 1000 亿美元,与雀巢目前的年销售额相当。
<hr/>最后PS:
2024全球独角兽榜100强!

第一名 :字节跳动,中国,15600亿元;
第二名 :SpaceX,美国,12800亿元;
第三名 :OpenAI,美国,7100亿元;
蚂蚁集团第4;
米哈游第12;
Vivo第18;
小红书第26;
大疆第40;
元气森林第48;
蜜雪冰城第62
货拉拉第64;
瑞幸咖啡第91……

星月喜品工坊 LV

发表于 2025-4-8 12:42:44

再推出一款革命性的产品,估值就可以威胁几个硅谷大厂了。不过66亿美元也不够烧的,也就刚够拿到推出下一款产品的门槛。
        下一代产品,就算是meta,tesla,google的体量入局应该也要孤注一掷。下一轮,可能考验的不只是openai,而是美联储。美联储能否营造出足够的货币环境,来支持openai的下一轮融资。
        国内工业产能庞大,更喜欢投人形机器人。国内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估计比非中国企业加起来还多。这还不算企业的人形机器人事业部。
          anthropic的新一轮融资,估值在300到400亿美元,大概融50亿美元拿到下一代产品的门票。国内月之暗面33亿美元估值。其他大多在200亿人民币左右。近期a股市场环境改善,可能会引起一级市场融资环境的改善。30亿美元的估值,体量仍然偏小。
          到年底还有两三个月,美联储还会再降息两次,人行可能也会继续降息降准。roblox 21年直接干到800多亿美元市值。20年G轮融资,估值才40亿美元。但目前即使是openai,爆发力也稍显逊色。目前纳斯达克虽然在高位,但目前是几个巨头撑起来的。估计要再过几个月,才会有中小公司被资金聚焦。

哈欠 LV

发表于 2025-4-8 12:51:32

给OpenAI融资,就真的与OpenAI有什么关系吗?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傻的问题,但事实上很多人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误解。
试想一下,这笔融资到底有多大概率会打水漂?
有的人会猜10%,或者20%,而一个精明投资人他会猜100%。
OpenAI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拿出盈利的证据,市场也已经开始对AI的发展前景出现疑问了,事实就是还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明给OpenAI的投资是合理的,擅自假设这些投融资会有什么回报率都是不客观的。
换言之,给OpenAI的这笔融资本来就是极高风险的,打水漂是正常的。
然而,作为投资人,给一个明显有可能打水漂的项目打钱,这不是有病吗?更何况是给几十亿美元这么多,这帮人恐怕都有大病。
既然打水漂是难以避免的,那么投资人肯定要想办法找回来,不然谁还愿意跟他做生意啊。
既然会打水漂,那么指望OpenAI还能再找回来,这明显就是不现实的,所以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本来就没指望OpenAI能够赚到钱,自然融资与OpenAI也就没多少关系了。
或者换个说法,投资人要规避风险,就得先想好这笔钱怎么回来,最终不管OpenAI的项目是否能做得成,结果都得是一样的,这样投资人的生意才能做得下去。
有的人觉得这种做法很复杂,但其实做法很简单,下面我就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如这66亿融资当中,有10亿是需要买芯片的,那么投资人就提前采购英伟达的股票,通过分红或股价投机的方式就能直接把这钱给套出来。
当然,上面这个例子过于理想化,现实中可能不是投资人自己持有英伟达的股票,或者持有的股票数量不够,那么就得从其他持有英伟达股票的人手上再想办法把这笔钱捞回来。
事实上,OpenAI这个项目是否能够成功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需求,继而带动资金流动,这样投资者就能从中获益。
从金融从业者的角度来说,钱就是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就是资金流动,所以项目是否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能够提供更强的资金流动性,继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资金加速流动。
目前全球的经济发展都逐渐陷入停滞,科技创新也逐渐变得缓慢,OpenAI是近年来少有的重大创新型标的,人们都指望着它能够创造出更大的需求,所以给它投融资是必然的选择,问题只是给多少钱而已。
对于投资人来说,OpenAI做得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买显卡、建数据中心、大规模地消耗电力,重要的是花66亿就能够撬动几万亿的市场。
至于OpenAI是否能够盈利,这只不过是一个小问题,成功了也就是锦上添花,失败了自然有Altman接着这个锅。

如果 LV

发表于 2025-4-8 13:04:01

在这个看似对于OPENAI大喜消息,背后是有隐忧的!

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1.jpg

根据报道,今年亏损约13亿美元,苹果放弃参与融资,高管接连离职,乃至今天最新消息Sora负责人Tim Brooks去了谷歌,这怎么看都不是好兆头。
一、最新消息汇总

1.融资内容简述

先让我们看下OpenAI 本次融资具体内容,以及本次新闻主要说了什么内容。
本次融资由Thrive Capital(13亿美元)、微软(7.5亿美元)、英伟达、软银(5亿美元)、老虎全球基金(3.5亿美元)、Altimeter Capital(2.5亿美元)等联合投资。
尽管在最后时刻苹果退出了投资,但OpenAI的融资仍然非常顺利,并拒绝了数十亿美元的超额认购(据彭博社消息)。
这也使其成为全球生成式AI赛道中最高融资之一,超过了马斯克的大模型平台xAI获得的60亿美元以及OpenAI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的40亿美元。

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2.jpg

如果按157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OpenAI的市值将超过顶级投行高盛集团和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公司优步。截至发稿,高盛的总市值为1554亿美元,优步为1543亿美元。
而关于这个新闻的重点,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纳:

  • 巨额融资:OpenAI 获得 66 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 1570 亿美元,在17个月的时间内,OPENAI的估值上升了接近5倍,成为硅谷史上最大融资,继续在融资规模上领跑 AI 领域。
  • 排他性: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融资是排他性的。有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在谈判中曾要求投资者不要支持 Anthropic、xAI 等竞争对手,希望与投资者们达成独家协议,以阻止其他公司挑战 OpenAI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早期领先地位。要求投资人不能投资OpenAI的竞争者,这又是Sam的拿手好戏,压制其他公司的发展
  • 资金用途:融资将用于增强 AI 研究、增加计算能力、开发复杂问题解决工具,以及应对高昂的运营成本。
  • 员工变现:OpenAI 首席财务官萨拉·弗莱尔(Sarah Friar)在备忘录中明确指出,公司“具备开展招标活动的能力,为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股份出售的选项”。
根据新闻报道,投资者们表示,66亿美元的融资规模在风险投资领域极为罕见。
通常情况下,投资公司会给初创公司注入小额资金,期望获得 10 到 100 倍的回报。要想在 OpenAI 实现这样的高额回报,未来几年市值需要飙升至至少 1.5 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投资者们依然信心满满。一位支持 OpenAI 的合伙人表示:“我们正在讨论如何打造一家万亿美元公司,这完全有可能!”然而,并非所有投资者都对这轮融资持乐观态度。有传言称,知名投资者红杉资本不参与本轮融资,原因可能是他们最近投资了 OpenAI 的竞争对手 Safe Superintelligence。
听上去都是令OpenAI振奋的消息,但是在这个消息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隐忧?让我们根据时间顺序来看。
2. 技术团队分崩离析

就在今天早上,Sora负责人Tim Brooks在X上发布信息宣布离职,前往竞争对手谷歌 DeepMind
Tim Brooks 是 OpenAI Sora 项目的研究主管之一,另一位主管是 Bill Peebles。两人被誉为「Sora 之父」,并且都非常年轻——他们都是在 2023 年刚刚获得博士学位。

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3.jpg

Tim Brooks 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伯克利人工智能研究所」(BAIR),他与 Sora 项目的另一位负责人 William (Bill) Peebles 师出同门。
在博士就读期间,他提出了 InstructPix2Pix,并在谷歌为 Pixel 手机摄像头开发 AI 算法,在英伟达研究视频生成模型。
博士毕业后,Tim Brooks 加入 OpenAI,参与了 GPT-4 等多项研究,并在 2023 年 1 月与 Peebles 共同启动了 Sora 项目——他也是 Sora 技术报告的第一作者。

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4.jpg

据消息透露,Brooks 的离开不仅仅是受到 OpenAI 近期高层离职风潮的影响,更与 Sora 项目的困境有关。
The Information 曾报道,Sora 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难以与 Luma、Stability 和 Runway 等竞争对手抗衡。据爆料,2 月份的原版 Sora 系统制作 1 分钟的视频短片需要 10 分钟的处理时间。这几个月来,提升视频生成速度一直是 Sora 团队的工作重心,但至今仍未看到 Sora 发布的任何迹象。
与此同时,Sora 的竞争对手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抢占着 Sora 尚未进入的市场。
例如,上个月 Runway 与狮门影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计划基于狮门的电影训练一个定制版视频模型;Stability 更是赢得了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加入。此外,中国也有不少公司正在大力进军 AI 视频生成领域。
Tim Brooks 的下一站是谷歌,谷歌自然也有自己的视频生成模型 Veo,并且很快就会集成到 YouTube 短片应用中。这应该能成为 Tim Brooks 大展拳脚的地方。
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5.jpg


https://www.zhihu.com/video/1825568452317941760
而技术团队负责人出走这样的情况,OpenAI今年已经屡见不鲜。
就在几天前,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宣布离职,她已经在OpenAI任职六年半。这已经是今年第11位离开OpenAI的高管。
5月,OpenAI联合创始人Ilya Sutskever和前安全负责人Jan Leike宣布离职。上个月,另一位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也离开OpenAI,并加入竞争对手Anthropic。
截至目前,OpenAI 的创始成员几乎已经流失殆尽,同时更多精英人才也在不断脱离,其中包括:

  • Tim Brooks,Sora 负责人
  • Mira Murati,首席技术官(CTO)
  • Bob McGrew,首席研究官
  • Barret Zoph,研究副总裁
  • Andrej Karpathy,著名研究科学家
  • Ilya Sutskever,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 Jan Leike,安全负责人
  • John Schulman,联合创始人
而根据消息称,正在度假的 OpenAI 总裁 Greg Brockman,据称也差不多快离职了。
3.OpenAI上线全新功能Canvas

而同样是在今天早上,OpenAI还上线了全新功能Canvas 。
Canvas是一个嵌入在ChatGPT界面中的可视化画布,它允许用户处理文本和代码,并且提供了非常优雅的交互体验。
简单的来说,和它的竞争对手Anthropic 推出的Artifacts功能十分接近。

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6.jpg

这个功能对大众非常友好,Canvas功能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直观、灵活且功能丰富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更有效地与AI进行交互,无论是在文本编辑还是代码开发方面。
Canvas可以做到这些内容:
文本编辑


    • 建议编辑:ChatGPT提供实时建议和反馈。
    • 调整文章长度:编辑文档长度,使其更短或更长。
    • 更改阅读级别:调整阅读水平,从幼儿园到研究生。
    • 添加最终润色:检查语法、清晰度和一致性。
    • 添加表情符号:添加相关的表情符号以强调和增加色彩。

代码编辑


    • 审查代码:ChatGPT提供内联建议以改进代码。
    • 添加日志:插入打印语句以帮助调试和理解代码。
    • 添加注释:向代码添加注释,以便更容易理解。
    • 修复错误:检测并重写有问题的代码以解决错误。
    • 翻译成其他语言:将代码翻译为 JavaScript、TypeScript、Python、Java、C++ 或 PHP。


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7.jpg

Canvas主创是这么说的:
“我对终极 AGI 界面的愿景是一块空白画布。它能够根据人类的偏好不断自我调整和进化,创造出与人类互动的新颖方式,从而彻底改变我们与 AI 技术及整个互联网的互动方式。”
而Canvas的交互方式包括:

  • 通过滑块调整文章长度和阅读难度。
  • 直接在画布上进行文本编辑,如加粗、斜体、调整字号等。
  • 对特定文本段落进行操作,如仅对该段落进行修改或添加表情符号。
Canvas的推出,可能又是一群AI文本工具和代码工具的覆灭。
OpenAI什么都想要。
4.苹果公司放弃参与 OpenAI最新一轮融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苹果在OpenAI新一轮融资完成前的最后一刻选择退出谈判。

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8.jpg

报道称,在苹果决定退出后,微软、英伟达等巨头仍在谈判桌上。其中,已投资 130 亿美元的微软预计还将追加约 10 亿美元。
OpenAI 正坚定地从非营利组织转型为营利性公司。
而报道还提到,如果 OpenAI 在两年内未能完成公司结构的重组,本轮投资者将有权要求退回他们的投资。
而在苹果退出后,公司席财务官莎拉・弗赖(Sarah Friar)通过一封电子邮件向外界传达了积极的信息。
二、如何看待

从上面的新闻可以看到,在这次融资的背后其实还是有很多故事的,有正面有负面,那么OpenAI的未来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呢?
据媒体援引的财务文件显示,OpenAI 在 8 月份创造了 3 亿美元的收入,与去年年初相比增长了 1700%。同时有消息称,OpenAI 公司预计今年的年销售额约为 37 亿美元,并预计明年将增至 116 亿美元。 尽管 OpenAI 的商业价值很高,但烧钱速度同样很快。

如何看待 OpenAI 以 1570 亿美元估值融资 66 亿美元,成为硅谷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资?-9.jpg

此前 Barrettmedia 曾爆料,OpenAI 到 2024 年底可能会损失 50 亿美元濒临破产,主要是在产品研发以及运营方面投入大量资金。OpenAI 在训练各种大模型的投入大概在 70 亿美元左右,支付员工的工资是 15 亿美元,仅 ChatGPT 每天的运营成本 70 万美元。
再加上其他知识版权费、技术合作费以及应付各种起诉等,尽管 OpenAI 的收入超过 30 亿美元,面对如此多的收入仍然是入不敷出。
作为历史上崛起速度最快的初创企业之一,OpenAI 在取得巨大融资额这一非凡成就的背后,也潜藏着各种危机。
OpenAI创始团队的离职潮,竞争对手的迎头赶上,苹果公司退出投资对其他投资者信心的影响,OpenAI还能通过这次的融资,稳固自己AI领域NO.1的地位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
<hr/>我是德里克文,一个对AI绘画,人工智能有强烈兴趣,从业多年的设计师!如果对我的文章内容感兴趣,请帮忙关注点赞收藏,谢谢!

大宋提辖鲁 LV

发表于 2025-4-8 13:15:40

戏剧性拉满,说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1.锁定了行业地位。尽管内部持续动荡,但1570亿美元估值和66亿美元的融资,让OpenAI继续稳坐第一的位置。投资人再次确认OpenAI的技术路线和领先地位。17个月估值上升5倍,规模第一,速度第一,震撼整个硅谷。这么一搞,那边Anthropic估值倒是稳了,融资也快了吧。
2.压制了竞争对手。罕见地签订了排他条款,要求投资人不能投马斯克的xAI,Ilya Sutskever的SSI,Anthropic,Perplexity和Glean。这5家公司可认为是Sam视野内的实质性挑战者,再加上谷歌和Meta,决赛圈八强席位似乎已经产生。虽然苹果没进来,但把英伟达绑进来了,锁定了GPU供应紧张时的优先序?如果真是这样,比排他还可怕。
3.重塑了投资格局。内部这么动荡,估值这么高,设置了苛刻的投资门槛和排他条款,还有几十亿美元超额认购进不来。根本原因,AI是不容错过的,大资本也得向未来技术巨头低头,上牌桌的门槛越来越高,赌注越下越大。软银上轮没进,这次好不容易挤进来,红杉因为投了竞对没法跟投。分散投资策略失效了,赌赛道变成赌选手,这会加速大资本站队。
4.加速了商业转型。签了对赌协议,本轮融资资金以可转换票据的形式提供,能否转换成股权取决于OpenAI能否成功转型为营利性公司,不再受非营利性董事会的控制,以及能否取消投资者的回报上限。两年内完成商业化转型,这个没意外,就是有点唏嘘,OpenAI理想主义的实验失败了。
5.安抚了团队情绪。OpenAI首席财务官莎拉・弗赖尔(Sarah Friar)表示,公司将在融资后为员工提供流动性,但没有提供具体时间和方式。这步还是在稳住军心,看在钱的份上,动荡快结束了?或者是为了给Sam股份做铺垫?
6.最后聊点八卦。XAI前脚融了60亿美元,OpenAI后脚来个66亿美元还来个狠辣的排他,这个梁子越结越深了,马斯克大骂“OpenAI is evil”。这轮领投Thrive Capital的乔希·库什纳(Joshua Kushner),是贾里德·库什纳的弟弟,而贾里德·库什纳是特朗普的女婿。这个世界…
Sam好手腕,但我真心喜欢不起来。AI不是个商业的事儿,关系到人类这个物种的存续。掌握在Sam手里,我越来越担心了。
补充一些以前的回答吧。
OpenAI会崩盘吗?
如何看待现在年轻人对马斯克的崇拜?
OpenAI拉升AI赛道估值水平
为什么马斯克仍有可能拿到AI世界的船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