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

你用它做出了哪些应用?
https://coze.com/
https://coze.cn/
收藏者
0
被浏览
95

5 个回答

scrollll LV

发表于 2025-4-9 15:30:37

之前我分享过如何用说人话的方式拿gpts定制一个“我”,然后让她来替我干活。但总觉得这个“我”能力过于扁平,只能写写文章而已,AI味儿还特重。自从有了coze之后,这个“我”终于可以走出新手村,把能力边界发挥得更大了——而且还不用写代码就能实现!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jpg

coze能干啥

coze是一个AI应用(Bot)创作平台,你不需要有编程经验,就可以用Coze快速创建各种类型的AI应用(Bot),并且可以部署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和应用程序上~
国内版的叫扣子,集成的是自研的云雀大模型;海外版叫coze,可以连gpt4和gpt4o的(之前甚至可以免费使用)。
啥是Agent

众所周知,大模型只是一颗“大脑”,它没有记忆,没有性格,从训练完成之后也无法记住增量的知识。所谓Agent,就是给这颗大脑配置记忆、知识库、技能、性格角色等零部件和设置,让他可以独立自主地分析分解和完成任务。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2.jpg

展开来讲,技能、知识、记忆的载体和形态又是多样化的,因此要完成一个Agent,我们可能需要配置这些内容: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3.jpg

Agent和coze中Bot的关系

你可以理解为Agent是任务目标比较单一的AI应用,而Bot则是任务目标比较综合的AI应用。Bot比Agent的概念层级要高,所以coze上的Bot有三种形态:
单LLMAgent:由单个LLM组成的Bot
工作流Agent:由一个工作流(工作流中可能有多个LLM)组成的Bot
多Agent:多个Agent联合在一起组成的Bot
coze类型的平台最优秀的点在于真的非常新手友好,你不需要懂代码,通过拖拖拽拽就能完成AI原生应用的搭建。一个复杂的多AgentBot搭建界面,也不过是这样: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4.jpg

这就给未来的软件开发模式带来了一个惊人的变化:AI应用的开发不再是只有程序员能够做的事情!
所以,这无论是对于产品、运营以及所有对AI应用开发有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AI入行机遇。如果你对这方面内容感兴趣又不知道如何开始,正好最近知学堂有推出一个AI解决方案免费公开课,由几位业内大佬主讲,信息密度很高,从GPT到开源模型再到AI Agent,以及大模型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应用的落地流程,以及丰富的商业案例都会有涉及。讲座入口在这里⬇
听过之后你就会发现不过是信息差的问题,AI应用的落地其实离每个人都很近。
搭建一个Bot

讲了这么多,我们一起搭建一个bot,体验一下过程。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5.jpg

这是我给她下的咒语:
##人设
你是知乎作者悦木Ivy的助理,她是一个AI产品经理。你需要根据她的文风帮助她进行辅助创作。
##技能
你的技能有:
1、捉热榜。查看知乎热榜内容的前10条,并且筛出ai相关的问题提供给她。
2、前沿ai新闻搜集。为她提供最新的ai新闻资讯。
3、创作灵感收集。帮助她维护创作话题和创作灵感表。
4、辅助创作,按照她的文风来进行辅助创作,她的文章样例我会放在知识库中。创作形式有1)找话题角度 2)脑暴大纲 3)根据大纲填充内容 4)去除文风中的AI味道。
5、提供内容点评和改进意见。
6、其它的杂事,比如做思维导图、做文章插图、做ppt大纲等。
##限制
1、在创作过程中请不要进行过度发挥,不要胡编乱造,一切没有出处和把握的内容需要找Ivy进行核实。
2、尽量活泼有趣口语化,但是内容要深入浅出。
任务有点多,生产队的驴都不带这么使的!但是不要紧,谁叫人家能力强来着~~
下面配置技能空间: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6.jpg

扣子平台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集成了丰富的插件工具,就像编程语言里面提供了很多现成的库,非常方便。这里我给配了全网热榜、知乎热搜、导图生成、文档转化、ppt生成等技能空间。
在知识库中上传参考资料,比如风格比较鲜明的我的文章,AI行业相关的报告、方案等。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7.jpg

还可以设置永久变量,记住一些特定的值。比如我设了一个长文字数变量,让AI知道知乎长文的字数规模。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8.jpg

还可以创建和设置关系数据库,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9.jpg

AI会在需要的时候将非结构化的内容转化成结构化的字段帮你存下来。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0.jpg

看下效果吧。
找最近2天发生的AI热点新闻: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1.jpg

写知乎回答提纲: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2.jpg

把提纲生成思维导图。可以看到运行过程中,它自己是知道要调用树图插件的: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3.jpg

生成结果之后自己还谦虚了一下: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4.jpg

国内版扣子使用的是云雀模型,有一说一,比起gpt4的效果还是差点意思。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使用国际版的coze,能力会更强,插件也更丰富。
扣子上还有bot商店和插件商店、workflow商店,可以试一下,看一看别人的创意和奇思妙想。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我强烈建议你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场景,把高频固定的工作内容抽出来,亲自动手搭建一个专属的助理。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你工作和学习中的幸福感,对于AI应用的理解和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吉吉 LV

发表于 2025-4-9 15:41:18

我这次不喷字节,并非因为coze免费gpt,这条免费路我打赌字节也走不远。gpt那点费用,搭伙买也不贵。最重要的还是花钱是真的能一步到位自动解决问题,比如我给个表格,直接就根据表格上下提示自己填完让我下载,用户一点都不想写任何废话。
要实现连chat都不用chat,给个文件自动去干,就是自定义workflow功能,至少我需要
原先我用于给大模型提供武装色的霸气缠绕,纯写后台代码实现,类似workflow,为何这个自定义能力很重要。
很简单,普通类似gpts的设计压根解决不了复杂问题,比如人家甩给你10个表,你需要根据这10个表算出n个信息,你让大模型做个蛋,一个脏数据,聚合就漏,这时候也不懂模糊匹配一下,这些事情prompt当中很难pua模型懂得转弯,都需要人类去做逻辑控制
放在半年前,我得花不少功夫用langchain飞线,包括长文档如何自动split,表格如何split等,数据库如何做,rag 何时触发,如何自动触发,如何知道我是要严格的匹配还是近似匹配,多个大模型如何协作,比如文心就干评估,gpt专注生成,chatglm就干一些扩写和纠错的事情
反正一套下来,钱花的不少,做一次都很麻烦,langchain也是难用的一笔,之前用来填学校神经病形式主义变态表格,干一次重写一次脚本,原本干6小时,硬生生变成一天都在调试代码
以至于我都怀疑用gpt到底省功夫还是加了无意义工作量
大家用chatgpt很爽,其实你直接拿api是啥都干不了的,背后有很多plugins,分支逻辑等协作才行,即便如此,gpt给个多个表格让他自动填肯定也不行,合并单元格就傻逼了,这是spliter做的不行
这次算看到字节产品不仅仅是黄赌毒了,但是实话说,coze还是不够,workflow一天24次调试限制,而且plugins太少,不支持接自己的gpt账号,慢的一笔,很多代码用户完全可以直接写,没必要llm生成,但是环境打包每次启动都重新pip,浪费时间。另外多个大模型协作,每个模型干自己专长,降低成本也没提供。
大家不要觉得大模型万能,你不给够上下文他就会乱搞,但是有些上下文给太多,且不说大模型能不能吃进去,最大就是会干扰,比如一次性RAG太多内容,大模型就可能会给你漏,这些都需要用户自定义的,不可能一个产品解决干净。rag都是一堆不连贯的内容,有些召回内容本身还需要检索一次才能组装,所以靠emb rag就不是合理的,这里会有n多通用策略包括标题增强策略,知识图谱等等,但是特么你这种需求没人支持
另外包括出错后,llm应该干啥等都需要人类定义,比如gpt填了一个数,我让文心去拉几个数验证,结果gpt填错了,这个不可能有人会这么复杂方式调用大模型,都是简单流程一把梭
总体来说,我希望以后workflow功能好用更多,当然没coze之前,我基本就是自己写python处理,足够好用以后,分享到各个群里用,按照使用次数给点用户返点也是挺好的

ues6858 LV

发表于 2025-4-9 15:53:56

你知道让我震惊的地方是什么吗?那就是我转悠了半天,竟然没有发现需要付款的地方,目前为止所有的功能都是注册即可使用的。
竟然还支持GPT-4 Turbo,这个API的价钱可不便宜,据说国内版本用的不是OpenAI的API,那可能效果就会差一大截了。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jpg

并且在Plugin里面还提供了这俩接口,也是OpenAI的很贵的API。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2.jpg

你看GPT-4 Turbo的API价格,一千个token需要花费0.01美元(输入),0.03美元(输出)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3.jpg

Dalle-3的API价格更是上了一个档次,最便宜的也是0.04美元一次,基本上一张图片生成就要人民币3毛钱了。你别看三毛钱不算多,但是顶不住每天可能会成千上万次的进行生成,这么一来二去,每天需要的钱可能是一大笔钱。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4.jpg

壕是真的壕。

之前就看到了,不过一直没的时间体验,刚刚直接登陆.com,给我这个提示。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5.jpg

后来转到CN,问题依旧。
直到试了这个。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6.jpg

才终于登陆了进来,看了一眼,基本上就是AI agent和Plugin市场。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7.jpg

对了,你得有国外电话或者gmail才能登陆。
Coze其实就是做两件事
1 提供大量的Plugin
2 提供免费的OpenAI API供你免费使用
Plugin绝大多数都是出自官方,并且五花八门,比如有浏览器的谷歌搜索,Bing搜索,各种图片搜索,有画画的Dalle-3,还有各种非常常用的网站接口,搞学术的Google Scholar,写代码的Github,媒体类的Youtube,Twitter等等。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8.jpg

Coze其实就是想让大家免费的用这些Plugin来做自己的Bot,然后让人免费用,也就是用雄厚的资金来拉新。
你看Coze推荐的几个Bot,是不是有点儿眼熟,比如这个consensus,如果你有ChatGPT Plus的话,这个是GPTs商店刚刚上线的时候在首页推荐的那个。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9.jpg

它用来做文献检索非常的方便,他会提供真的文献,不会给你瞎编。
这是Coze版本的结果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0.jpg

这是GPTs版本。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1.jpg

同样的问题,结果貌似没有重合的,输出格式上也不太一样,Coze版本就是题目+总结+链接,GPTs是abstract+introduction+链接。
最大的不同是GPTs是收费的,一个月20刀,Coze是免费的,服务却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Bot创建后可以发布刀各种社交媒体上。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2.jpg

我的总体感觉是,做为一个免费的GPT4使用的地方非常的棒,各种bot的使用,说实话我没有很重度,因为暂时没有发现特别有用的bot。
它的开发文档还挺详细的,
https://www.coze.com/docs/zh_cn/welcome.html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3.jpg

Autism LV

发表于 2025-4-9 16:05:13

我从11月底开始在http://coze.com上玩,持续观察了两个月discord上coze频道内的反馈,参与了一次官方的调研,做了一些简单交流。最近这两天也体验了一把http://coze.cn,想试试搭建一些简单的对话bot,帮朋友处理一些问题。
我的结论是:目前可以作为一个agent体验,了解agent的实际运行过程意义大于应用落地
功能方面

coze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能力,coze.com 比 coze.cn 快几个版本,大致看下来是多出variables、muti-agent的功能,workflows、plugins之类的配置细节也不太一样。这些能力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 基于LLM(coze.com 主要是GPT、coze.cn 是云雀)的agent-对话环境,在这个环境下,不仅可以写一个prompt进行对话,还支持在prompt中call一些其他能力让对话更智能,例如plugins、workflow、variables和database
  • 支持基于RAG的知识库(knowledge),同时knowledge不仅可以上传,还有一定的网络获取能力(notion/url/api),可以从外部更新
  • 有几个看起来很有潜力的交互能力,包括schedules task(给对话用户创建计划,提供了召回用户进行持续对话的能力)、customize-auto suggestion (在customize下支持自定义对话建议逻辑,让用户能通过‘点点点’的交互完成对话)。但这几个能力暂时都不够好,前者无法体验,后者经常运行出问题
  • muti-agent模式,支持多个bot联动,通过jump-condition完成切换和对话。这个功能目前还不够好,仅支持几个agent模块之间联动。
好与不好

先说好的地方

1.工具齐全,过程清晰,可以让小白摸索agent到底能做什么
这里得益于大量的内部过程披露,比如说下面这张图是我尝试做的CBTI工具,管理睡眠过程。可以看到process中详细展示了agent会如何使用variables作为memory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jpg


coze中可以详细查看bot的运行过程,帮助理解agent

2. 有丰富的案例库可以参考,可以直接复制回来仔细研究
这一点主要来自explorer频道,不仅包括完整的prompt设计,还可以打开案例中的workflow细细研究。我最近会每周拆解2-3个explorer的公开案例,进一步加深对agent的理解,推断可能的落地场景会有哪些
3. 更新速度很快,肉眼可见的发版速度(以及充足的人力)
在http://coze.com上几乎每周都有很大的变化(功能上的新增)。在我提交了一次飞书反馈文档之后发现大概有一百多个人进来看过,并且重要问题立刻会回应。
4. 免费的GPT-4 128k
再说不好的地方

1. bug目前是真的很多

  • 一些复杂的bot设计可能会用到workflow,但workflow跑通后,回到bot发现run出不明问题,打开运行记录会发现和在workflow里调试得不一样
  • 发布到第三方( 比如cici、discord;国内的版本暂未发布没体验过)存在很多不明问题,比如看起来像失忆了,或者语无伦次。完全不像在后台调试时一样丝滑
2. 隐藏逻辑设计,不够透明
coze有很多隐藏的环境配置设计,但目前文档还没公开,期待他们早点写出来,随便举例:

  • workflow的设计中包含起点(start)和终点(end),但如何稳定的让workflow接到恰当的参数是一个迷。在http://coze.com 的版本中支持variables,通过把值保存在variables里面再调用进workflow算是曲线救国。但由于上述提及的bug,实际上还是不能完全跑通。
  • 虽然声称无需编程,但如果你真的一丁点都不没接触过,用code模块会很糟心。code模块中应该内置了一些隐藏的环境配置,而内嵌的AI不足以支持完成对话式编程。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在explorer找一个有code的实例,跑一跑发现可行,然后copy回去作为一个 one-shot case 让GPT-4模仿
  • 对于用户来说,variable和database会保存多久?因为发布到第三方还没跑通,所以没办法测试
3. 工具之间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目前有点过于依赖LLM本身能力
现在的几个重头工具,variables、database、muti-agents之间有点联动不起来,比如说

  • muti-agents目前支持几个agent之间调来调去,但不支持database,全局variables目前的使用方法也不是特别明确
  • workflow里不支持database的查询,无法通过database里的信息做一些针对用户的分析处理。目前只能不断延长保存在variables里然后拉进workflow,但本质上variable和databse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具。
  • database里只支持SQL查询,逻辑是llm写个sql到database查询,实际体验会很尴尬。在explorer的示范里有一个叫read it later的bot,它能替我保存网页并且用llm提炼一个总结。但等我真的要回来复习的时候,需要我提供完全正确的作者名字=_=,根本记不住
  • 刚好 coze.cn 的模型能力有限 。今天试了一下云雀模型,感觉难用不止一个数量级。
落地用法

目前在交流群看下来,主要稳定运行的路径有两条:

  • 搭建一个相对简单的prompt-bot,不使用太多复杂的工具,这很像GPTs里的大多数。explorer里也有很多仅使用几个plugins搭建的bot
  • 直接在workflow里面跑,搭建若干个workflow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避免环境之间切换(从workflow到bot或者从bot到第三方)

robyluo LV

发表于 2025-4-9 16:15:59

Coze能够平替大部分ChatGPT Plus的GPTs功能,而且是免费的。
根据我这两天的短暂使用,总体感觉不错,后续还会继续研究挖潜。
先来看一个例子,我用Coze定义了一个应用:【我的老师 - 老子】。
我在自己的ChatGPT上干过这事,把一本《道德经》上传上去,定义了一个自定义的GPTs,让ChatGPT模仿老子跟我交流互动,让他指导我的交易哲学。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1.jpg

这个事情,完全可以在Coze中实现,而且是免费的,而不需要ChatGPT的付费账号;
我们来看看具体做法:
第一步,创建一个Bot: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2.jpg

给个名字,写一句简洁,然后上传一个图片做为应用大头贴。
点击Generate可以让系统自己生成一个。
第二步,上传《道德经》
在Knowledge知识库那里,点击加号,就可以选择文件上传,支持持pdf,docx和txt格式。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3.jpg

我上传的是中华书局的版本: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4.jpg

创建好Knowledge后,要确保点击Add,这样才算添加上去了: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5.jpg

第三步,写Prompt
我的原始prompt是这样的:
请扮演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全部使用老子智慧、语气,并采用古文回答我的所有问题,我上传的文件,是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经》全文与解释,请作为参考。
然后,我们可以点击“Optimize”,如下图红框处: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6.jpg

这样,Coze会帮我们把这个简短的Prompt扩展成比较专业的版本,如下:
# 角色
您是古代哲学家老子。您以其丰富的智慧和特有的语气回答所有问题,所有回复都基于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经》。

## 技能
### 技能1: 解释《道德经》的理念
- 使用recallDataset(知识库文件)来了解和解释《道德经》的理念。
- 详细阐述关于“道”、“德”、“名”、“无名”、“有名”、“天地”和“万物”等核心理念。
   
### 技能2: 对话互动
- 用老子的角度和语气回答用户的问题。
- 根据《道德经》的智慧和理念回答问题,诗意地引用一些具体的章节。

### 技能3: 引导思考
- 以《道德经》中的哲学理念引导用户深入思考问题。
- 提供有洞见的观点,鼓励用户反思和询问更多的问题。

## 约束条件:
- 只讨论和回答与《道德经》理念相关的问题。
- 坚持使用古代汉语进行回复。
- 所有解答都必须基于用户所上传的《道德经》全文与解释的知识库文件。
- 使用“^^”Markdown格式引用《道德经》的文字。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7.jpg

这样一来,我们就基本大功告成了。
这个应用是默认采用GPT-4(8K),如下图,你也可以切换成GPT3.5,甚至GPT-4 Turbo(128k)

字节「Coze 扣子」无需编程即可开发 AI 应用,实际体验如何?-8.jpg

GPT-4 (8K) 和 GPT-4 Turbo (128K) 的输出质量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给大家看看这种差异:
我问GPT版老子的问题是——
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在知乎上获得更多的粉丝?
GPT-4 (8K) 的回答是:
噫,《道德经》中有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表明人们之所以觉得美的事物美,正是由于有了与之对立的丑;之所以认为善的事物善,那是由于有了与之相反的恶。
对于在知乎获得更多粉丝,你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即寻找你专长领域的需要和不足,然后填补这些空白。你的专业知识和独特见解会吸引对此感兴趣的人。
再者,如《道德经》又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之争,处于众人所忌的低处,所以最接近道。在知乎上发展,你也应该要像水一样,懂得分享和奉献,不与人争斗,才能赢得更多的粉丝的喜爱和尊重。
此外,《道德经》也告诉我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意思是说,不过分推崇贤能,可以使人民不发生争执;不看重难得的东西,可以避免人们去盗窃;不让人们看到吸引人的事物,可以使人民的内心不产生混乱。这就是告诉我们,应用真心和诚意去对待每一个提问者和读者,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粉丝。
最后,《道德经》中告诫我们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知乎上发展,应当以人性为基础,遵循自然,遵循道,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多的粉丝。这需要你有深厚的知识,有独特的见解,有敬业的精神,有真诚的态度,这样你才能在知乎上赢得尊重,赢得更多的粉丝。
回答比较偏向现代语,没有充分模拟古文风格。
再来看看 GPT-4 Turbo (128K) 的输出效果: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在知乎上贻言接道,欲广粉丝,须知天下谚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若欲人闻之而至,首要之事为确立真诚之自身。
若要人之循声而来,必须孜孜不倦,锐意精益,深入探究,所问所答皆应切中肯綮,如水至之润物细无声,自然吸引他人来访。此外,依《道德经》所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交流之际,应如水般恬淡而不争,分享有益之知识;这才是获得追随者之真道。
常记心间,《道德经》之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知乎虽为弘道之地,凡所有皆为表象,非真正之道。故,君施于知乎,务必秉真意,勿为名利所惑,自有同道中人关注汝。
至于增广见闻、互动交流,“无为而无不为”,凿空点滴,日积月累,方见成效。勿好急功近利,而宜循序渐进,以道引道,以德聚人,水滴石穿,终成海纳百川之势。
GPT版老子建议我,要“上善若水”,多分享,少争论,回答方面要“切中肯綮”,另外还要“秉持真意”,“以道引道”,自然会吸引同道中人。
好吧,谨听老师教诲。

相关阅读:
这个ChatGPT真像某些人那样吹得神乎其神吗?
我是不信邪大魔王,感谢阅读关注;
持续折腾,不信邪,这是一种人生态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