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

想要一台有AI能力且续航持久的轻薄笔记本,主要用来提高工作效率,尤其一定要兼容现在五花八门的AI应用,性能要好一些。平常线上开会比较多,软件用PPT和Ps多一些,偶尔也要带着电脑出差,工作结束可能还会打打游戏追追剧,市面上笔记本太多了不知道怎么选,求推荐
收藏者
0
被浏览
70

5 个回答

hhhh713 LV

发表于 4 天前

当然有!

我个人觉得联想YOGA Air15 Aura AI、联想小新Pro 16 2024 AI元启版、华硕a豆14 Air都不错。
咱先用一张表来简单分析这三款笔记本:
对比项目联想YOGA Air15 Aura AI联想小新Pro 16 2024 AI元启版华硕a豆14 Air
处理器英特尔酷睿Ultra 7 258VAMD Ryzen 7 8845HAMD Ryzen 7 8845H
显卡性能timespy 得分 4356 分,其中显卡分数为 4114 分3Dmark Fire Strike 测试,显卡分数 8901 分timespy 的得分为 3263 分
屏幕15.3英寸16英寸14英寸
厚度与重量厚度约为13.9mm,整机轻至1.5kg前部厚度仅为9mm,后部略厚为13mm薄至13.9mm,轻约1.29kg
价格范围9999元左右,活动时最低可至7935.21元左右6199元左右5699-6649元左右
1.联想YOGA Air15 Aura AI

-AI能力:NPU算力达到47 TOPS,AI总算力更是高达115 TOPS,为AI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
-续航:70Wh大容量电池,日常办公可使用约13小时、最高可支持24小时的本地视频播放,快速充电技术使得1小时即可充到80%电量。
-轻薄设计:重量约为1.5千克,厚度为13.9毫米,配置了超小身材的49cc氮化镓适配器。
-性能:搭载Ultra 7 258V处理器,拥有4个性能核心和4个效能核心,运算部分为3nm工艺,睿频频率最高可达4.8GHz。支持光线追踪技术,AI算力高达每秒115万亿次。
-屏幕:15.3英寸2.8K高分辨率与120Hz高刷新率屏幕,采用全局DC调光技术,并获得低蓝光和Eyesafe 2.0两项莱茵护眼认证。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jpg

2.联想小新Pro 16 2024 AI元启版

-AI能力:内置AI芯片,支持AI加速和智能优化,提升工作效率。
-续航:搭载了容量高达84Wh的新一代巨无霸电池,有着更高的能量密度,搭配更省电的锐龙 7 8845H处理器,可以实现接近13小时的超长续航。
-轻薄设计:机身重量约1.95kg,厚度17.5mm,相对较厚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性能:搭载AMD Ryzen处理器和NVIDIA显卡,性能强劲,适合高性能需求。
-屏幕:16英寸2.5K高刷新率护眼屏幕,显示效果也很不错。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jpg

3.华硕a豆14 Air

-AI能力:内置“豆叮AI助手”,提供智能对话问答、问题解答、全能写作等AI功能,支持AI摄像头功能如快速人脸识别、背景虚化、运动追踪等。
-续航:内置75Wh大容量电池,支持30分钟充电50%,适合长时间使用。
-轻薄设计:最薄处仅13.9mm,重量约为1.29Kg,非常便携。
-性能:搭载AMD R7 8845H处理器(蜜桃甜心款为R9 8945H),32GB LPDDR5X内存及1TB高速固态硬盘,性能强大。
-屏幕:2.8K 120Hz OLED屏幕,支持10bit色深及100%P3影院级广色域,适合专业图像处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jpg

有没有选中一款心仪的?
不过有好的电脑可不够,AI电脑当然要AI工具的加持才最好啦~
像俺这个打工人,平时可离不开PPT汇报,制作一个演示文稿真的超烦人!
不过我有——【迅捷PPT】~
只要输入主题、关键词,甚至是一段简单的大纲,它就能在几分钟内快速生成一个有模有样的PPT。
而且制作出来的PPT条理清晰,精致美观,真的爽歪歪~
而且它还有超多模板可以使用,从商务到清新,要啥啥都有,有了它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写不出PPT啦~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jpg

Ok回归话题,有了能跑 AI 的笔记本和牛掰 AI 工具的加持,咱就像手握 “王炸” 组合,工作啥的再也不是事儿了,轻松拿捏工作中的各种难题!冲就完事了,友友们!
Oi!整理不易,更多实用、好用的工具,记得给 @优雅打工吗喽点个收藏

快把鞋穿上 LV

发表于 4 天前

建议采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的组合。
线上开会、打游戏、追剧用平板,PPT、PS、文档处理用笔记本。
出差多带一个平板也不碍事。

乐得潇洒 LV

发表于 4 天前

一、英特尔第二代酷睿 Ultra 移动处理器赋能,华硕灵耀 14 2025 部署 DeepSeek-R1 的步骤与体验
【PS】:本文性能数据基于截至 2025 年 2 月的软件版本测试结果。仅代表测试样机的性能表现,不代表官方数据。如无特殊说明,测试环境默认为 20°C 的密闭空间,BIOS 版本为 UX3405CA.305,操作系统版本为Win11(24H2)、显卡驱动版本为 32.0.101.6559,风扇设置为满载、电源设置为高性能模式。
❶ 英特尔第二代酷睿 Ultra 系列移动处理器上市

在 2025 年 1 月 6 日的 CES 2025 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英特尔发布了【第二代酷睿™ Ultra 处理器】。在移动端平台,新处理器按照性能表现划分出了 HX、H、U、V 四个系列,分别面向不同类型的笔记本产品。

  • 「HX 系列(55W+)」:高性能游戏本
  • 「H 系列(28-45W)」:全能本 / 高性能轻薄本
  • 「U 系列(10-28W)」:轻薄本
  • 「V 系列(10-30W)」:低功耗轻薄本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jpg

其中,面向主力机型的酷睿 Ultra 200H 移动系列处理器在 2025 年一季度大批量上市,相信不少消费者也入手体验了。从酷睿 Ultra 200H 移动系列处理器的基准性能来看,与前代 Meteor Lake - H 相比,单线程性能快约 17%,多线程性能快约 20%,在 GPU 方面,帧率提升 22%,算力也提升超过 2.5 倍。该核显还内置矩阵引擎(Xe Matrix Extensions,XMX)支持英特尔深度学习加速(DL Boost)技术,通过特定的指令集和硬件优化,能够显著提升 AI 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速度,让 AI 运算更加高效。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jpg

在 AI 性能方面,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H 移动处理器首次配备内置 NPU,显著增强了 AI 加速能力。同时处理器拥有最高 99 TOPs 的整体算力,其中 GPU 提供 77 TOPs,NPU 提供 13 TOPs,CPU 提供 9 TOPs。目前已经支持多达 447 个 AI 功能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jpg

可以看出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H 系列移动处理器拥有不错的代际提升,同时重点加码 AI 算力。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测评一下该系列中的旗舰型号——【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H】。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jpg

本次测试的机型是【华硕灵耀 14 2025】,具体配置如下,相比于 2024 款主要是处理器的迭代,核心就是 AI 算力倍增。同时还增加虚拟数字小键盘,无线升级 Wi-Fi 7,系统还内置了“小硕知道”的智能助手,属于查漏补缺的升级版本。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jpg


  • 「型号」:华硕灵耀 14 2025(UX3405C)
  • 「处理器」: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H(16 核心 / 16 线程,3.7GHz / 5.4GHz)
  • 「显卡」:英特尔 Arc 140T GPU(8 X-Cores / 2.35GHz)
  • 「主屏」:14.5 吋 OLED 屏 / 2880×1800 分辨率 / 120Hz(VRR) /600nits / 100%DCI-P3 / VESA DisplayHDR TrueBlack 600 / 0.2ms 响应时间 / TÜV 莱茵硬件级低蓝光、无频闪认证 / SGS Eye Care 护眼认证
  • 「内存」:32GB LPDDR5x 7467MT/s(板载内存)
  • 「硬盘」:1TB M.2 PCIe 4.0 SSD
  • 「键盘」:全尺寸 ErgoSense键盘 / 三档背光
  • 「摄像头」:1080P(3DNR 降噪)/ IR 人脸识别
  • 「网络」:英特尔 BE201(Wi-Fi 7 / 320MHz)
  • 「I / O端口」:雷电 4(40Gbps)× 2、USB-A(5Gbps)×1、HDMI 2.1 TMDS× 1、3.5mm 二合一音频接口 × 1
  • 「音频」:立体声扬声器(Harman Kardon 大师音效 / 杜比全景声 / Smart AMP)
  • 「电池/适配器」:75WHr / 65W(21V / 3.25A)
  • 「三围/重量」:312mm×220mm×15.5mm / 1.19kg
❷ DeepSeek 部署与测试

我们首先就来看看有了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H 赋能,华硕灵耀 14 本地化部署 DeepSeek 的体验。最近几个月,DeepSeek 这款国运级的 AI 产品着实火了一把,它以 OpenAI 约 1/20 的训练成本就实现了比肩 ChatGPT O1 的强大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免费 AI 智能体。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6.jpg

奈何 DeepSeek 过于火爆,在官网上总会遇到“由于技术原因,联网搜索暂不可用”“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的问题。同时也有人提到,在线使用也会涉及到安全隐私问题,对于工作党来说,借助 AI 的力量处理一些涉及到隐私或者商业内容有很多的顾虑。所以不少小伙伴都开始尝试本地化部署的方案。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7.jpg

有了离线模型之后,首先可以服务于「隐私敏感场景」,商务用户可以放心地处理合同、财务报表、涉密资料等敏感文件,确保隐私安全。其次可以满足「离线与低延迟需求」,在弱网甚至无网环境下,也可以实现离线 AI 作业,可以保障偏远地区或应急场景需求。最后,离线模型还支持「个性化定制优势」,用户可以基于本地数据训练模型,比如机器学习、语音助手、图像识别、文风创意等。
本地化部署虽然优势很多,但也特别吃显存和内存,普通消费者仅能部署 DeepSeek-R1-671B 的蒸馏模型。从下方的 AI 算力表,16GB 的 RTX 4060 Ti 都是不够看的,对核显来说也面临同样的挑战。(注:B 代表的是“Billion”,用于表示模型的参数量)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8.jpg

但是今年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H 系列移动处理器的亮相,让华硕灵耀 14 2025 能凭借其高达 99 TOPS 的本地算力与便携特性,成为 DeepSeek 本地化 AI 部署的理想载体。可以在离线环境下流畅运行 AI 模型,为隐私敏感场景提供终端侧解决方案。而且部署的并不是 1.5B 这种的低配参数量模型。因为该系列的强大核显,能够动态地从系统内存中划分一部分空间作为显存,所以显存就不会是笔记本的瓶颈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9.jpg

我主要通过 Ollama 的软件进行了一键式部署。之前网上有很多繁琐的搭建步骤,对于小白来说实在门槛太高,但是现在是一键安装,易用性得到巨大提升。目前已经在魔搭社区放出了英特尔专属优化版的 ollama 版本,体验更好。
<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modelscope.cn/models/ipexllm/ollama-ipex-llm"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下载解压之后会得到一个文件夹,双击「start-ollama.bat」即可启动服务。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0.jpg

然后打开 Windows 的命令提示符启动,输入「cd:文件夹位置」,文件夹位置可以点击菜单的顶部直接复制。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1.jpg

当索引到该文文件夹时,输入「ollama run deepseek-r1:7b」,就可以从 Ollama 拉取 DeepSeek-R1:7B 模型了,之所以选择 7B 是基于英特尔 Arc 140T GPU 的 16GB 显存考虑。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2.jpg

下载完成之后,打开一个新的命令提示符,再次定位到程序文件夹,并输入「ollama run deepseek-r1:7b --verbose」就可以直接访问模型进行问答互动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3.jpg

之所以要在命令行末尾加上「--verbose」,是因为这样在回答结束后,就能够显示当前模型回答问题的耗时、延迟、速率等参数信息,便于掌握性能数据。可以看到我提问「你是谁?」,DeepSeek 迅速回答,整体速率达到了 15.39 token/s。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4.jpg

可能有的小伙伴觉得不太美观,解决办法就是套个外壳,就能实现图形化的回答界面。我选择的是 Chatbox AI 智能助手。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5.jpg

下载安装完成之后打开 Chatbox,选择「使用自己的 API Key 或本地模型」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6.jpg

在设置中(或直接弹出窗⼝),选择使⽤⾃⼰的 API Key 或本地模型,然后选择 OLLAMA API 后⼀般会⾃动添加域名;如未添加可将API域名设置为 http://127.0.0.1:11431。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7.jpg

保存之后就可以开始使⽤了,这种图形界面是不是美观太多了,更加符合我们的交互习惯。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8.jpg

可以看到 DeepSeek-R1:7B 模型在回答过程中,GPU 的占用基本是 90% 左右,同时内存占用 20GB,负载直接拉满。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9.jpg

我特意选择了 5 个问题来测试 AI 的性能表现,其中包含复杂逻辑推理、多领域知识融合与应用、文学作品深度分析与创作、复杂数学问题求解与证明、复杂场景下的策略规划。大家可以自行复制到模型中进行测试。  
【试题一】:复杂逻辑推理 假设有一个神秘的岛屿,岛上住着两种人:骑士和骗子。骑士总是说实话,骗子总是说谎话。你遇到了三个人,分别是A、B和C。A说:“B和C是同一种人。”B说:“我是骑士,但C是骗子。”请根据这些信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判断A、B、C分别是什么人,并详细阐述推理过程。同时,假设你又遇到了第四个人D,D说:“A和我是同一种人。”基于前面的推理结果,进一步分析D是骑士还是骗子,并说明推理依据。 【试题二】:多领域知识融合与应用 在一个虚构的情境中,你需要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该城市要考虑以下多方面因素: 环境科学: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满足城市80%以上的能源需求,同时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如绿色建筑、植被覆盖、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将城市的碳排放量降低至当前水平的50%以下。 社会学:设计一个公平且高效的社会福利体系,确保不同收入阶层、年龄群体和职业的居民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医疗和住房资源。同时,规划多样化的社区活动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社交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经济学:构建一个以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创造大量高附加值的就业岗位。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和金融扶持措施,促进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保持城市经济的稳定增长,且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 - 3%之间。 交通工程:设计一套智能交通系统,整合公共交通(地铁、公交、轻轨)、自动驾驶车辆和非机动车道,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行,将居民的平均通勤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同时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请详细描述你的设计方案,包括各个领域具体的实施策略、技术应用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协同,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目标。 【试题三】:文学作品深度分析与创作 阅读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小说《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 主题挖掘:阐述小说中所探讨的关于人性、文明与野蛮、殖民主义等主题,分析这些主题是如何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展现出来的。 叙事结构:剖析小说独特的叙事结构,包括多重视角的运用(如马洛的叙述视角以及其他人物视角的穿插),这种叙事方式对故事的讲述和读者理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象征意义:解读小说中重要元素的象征意义,如“黑暗”这一意象在不同层面(地理环境、人物内心、社会现象等)所代表的含义,以及“象牙”在小说中的象征作用及其与主题的关联。 基于对《黑暗的心》的分析,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创作一篇短篇小说,借鉴康拉德的写作风格,探讨一个类似的深刻主题,如科技发展对人性的影响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要求小说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能够通过巧妙的叙事和象征手法传达主题思想,字数在1500 - 2000字之间。  【试题四】:复杂数学问题求解与证明 考虑一个复杂函数 f (x),它是这样构成的:把 n 从 1 到无穷大,sin (nx) 除以 n 的三次方,然后把这些结果都加起来 ,这里 x 的取值范围是从负 π 到正 π。 首先,证明这个函数对应的级数在给定区间上一致收敛。 然后,计算 f (x) 的二阶导数 f''(x) ,并说明求导过程中所依据的数学定理和规则。 最后,利用 f (x) 的性质,求解积分:在负 π 到正 π 这个区间上,对 xf (x) 进行积分 ,详细展示求解步骤。 假设有一个三维空间中的多面体,它的顶点坐标分别是 V₁(x₁,y₁,z₁),V₂(x₂,y₂,z₂),…… ,Vₙ(xₙ,yₙ,zₙ)。 设计一种算法来计算该多面体的体积,并使用伪代码描述该算法的实现步骤。 分析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证明对于任意凸多面体,该算法都能正确计算其体积。  【试题五】:复杂场景下的策略规划 假设你是一家跨国科技公司的战略规划师,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和云计算服务。当前公司面临以下复杂情况: 市场竞争: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对手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功能的产品,导致公司手机市场份额在过去一年下降了15%。在智能家居领域,新兴企业凭借低价策略迅速抢占市场,公司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受到挑战。云计算服务方面,行业巨头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价格战,挤压公司的市场空间。 技术发展:5G技术的快速普及为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公司需要在这些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内部管理:公司内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存在沟通不畅、协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新产品研发周期延长,无法及时响应市场需求。此外,公司的人才流失率在过去半年内上升了10%,尤其是核心技术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的流失,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 请制定一份全面的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包括短期(1 - 2年)、中期(3 - 5年)和长期(5 - 10年)的目标和策略。针对市场竞争、技术发展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如产品创新策略、市场拓展策略、技术研发规划、组织架构优化方案和人才管理策略等。同时,分析每个策略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要求战略规划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字数在2000 - 3000字之间。
可以看到华硕灵耀 14 2025 在 DeepSeek-R1:7B 模型下的思考时间、响应速度都是非常不错的。

  • 「复杂逻辑推理」:总耗时 3 分 38 秒、加载耗时 17 毫秒、整体速率 14.24 Token/s
  • 「多领域知识融合与应用」:总耗时 1 分 17 秒、加载耗时 21 毫秒、整体评估速率 14.75 Token/s
  • 「文学作品深度分析与创作」:总耗时 2 分 26 秒、加载耗时 16 毫秒、整体评估速率 14.22 Token/s
  • 「复杂数学问题求解与证明」:总耗时 3 分 11 秒、加载耗时 22 毫秒、整体评估速率 13.58 Token/s
  • 「复杂场景下的策略规划」:总耗时 1 分 55 秒、加载耗时 15 毫秒、整体评估速率 13.05 Token/s
当然,为了考验它,以上的都是非常复杂的情况,依然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在实际日常的使用中,不管是办公党还是学生党,完全够用。
但是,为了更强的处理体验,让我不由得好奇华硕灵耀 14 2025 在 14B 模型下能跑得动吗?所以我也尝试了下,结果同样可以跑起来,不过思考时间和响应时间都有所增加,但依旧属于可以使用的范围。
而且相比 7B 模型有更强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应对一些中等复杂程度的任务,前面五个问题的回答也更加的细致和全面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0.jpg

总体来说,华硕灵耀 14 2025 部署本地化 DeepSeek 可用程度还是相当的高,7B 的蒸馏模型使用体验非常不错,14B 的蒸馏模型也完全没问题,属于越阶挑战的水准,整体性能表现介于 RTX 4060Ti 和 RTX 4070 SUPER 之间。
❸ 集成 AI 工具

除了 DeepSeek 这种需要额外下载部署的大语言模型外,华硕灵耀 14 2025 还内置了其他的 AI 工具,比如「小硕知道」,它是华硕与智谱联合共创的 AIPC 智能助手,它既可以断网环境下,依靠英特尔第二代酷睿 Ultra 处理器的强大性能,进行本地端大模型推理,也可以在联网状态下使用。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1.jpg

可以看到在断网情况下使用小硕知道,GPU 使用量达到了 75% 左右,内存使用了 18GB 左右。而且支持文本生成、AI 识图、AI 绘画等诸多功能,可以满足日常的 AIGC 使用需求。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2.jpg

此外,相比于 DeepSeek、豆包、Kimi 这种第三方的 AI 工具,小硕知道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联动电脑交互,比如调节屏幕亮度、音量、网络等简单操作。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3.jpg

接下来就是「AI 摄像头」了,可以在视频中开启自动取景、眼神交流、背景模糊,开启之后,NPU 的使用率达到了 20% 左右。这种 AI 场景对于酷睿 Ultra 9 285H 的 13 TOPs 算力的 NPU 来说真就是小儿科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4.jpg

❹ AI 基准性能

我们再通过 Procyon 测试华硕灵耀 14 2025 的 Ultra 9 285H 的 AI 基准性能。首先是【AI 大语言模型测试】,选取了四款模型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 「PHI 3.5」:861 分 丨 平均 TTFT 0.9s 丨 平均 OTS 26.1 tokens/s 丨 加载时间 10.22s
  • 「MISTRAL 7B」:826 分 丨平均 TTFT 1.17s 丨 平均 OTS 17.48 tokens/s 丨 加载时间 9.66s
  • 「LLAMA 3.1」:713 分 丨平均 TTFT 1.11s 丨 平均 OTS 13.88tokens/s 丨 加载时间 9.51s
  • 「LLAMA 2」:721 分 丨平均 TTFT 2.25s 丨 平均 OTS 8.65 tokens/s 丨 加载时间 15.75s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5.jpg

其次,我使用了 MLPerf-机器学习基准测试,对比了官方测试 Meteor Lake 移动处理器数据,可以看到酷睿 Ultra 9 285H 在各个测试环节的延迟时间都更低,同时每秒处理的令牌数数值更高。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6.jpg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7.jpg

最后在【AI 文生图测试】中,在「Procyon-Stable Diffusion 1.5(INT8)」场景中,测试会创建 1 批 512×512 分辨率的图像,每批次 8 幅,整机测试得分 2051 分,图像生成速度为15.234s/image,平均 UNET 速度 3.32it/s,总体消耗时间 121.874s。
「Procyon-Stable Diffusion 1.5(FP16)」场景中,测试会创建 4 批 512×512 分辨率的图像,每批次 16 幅,整机测试得分 329 分,图像生成速度为 18.967s/image,总体消耗时间 303.479s。
「Procyon-Stable Diffusion XL(FP16)」场景中,测试会创建 1 批 1024×1024 分辨率的图像,每批次 16 幅,整机测试得分 346 分,图像生成速度为 109.232s/image,总体消耗时间 1731.714s。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8.jpg


<hr/>
二、华硕灵耀 14 2025 搭载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H 的性能表现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9.jpg

❶ CPU 理论性能

华硕灵耀 14 2025 搭载的是【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H 移动处理器】,隶属于「Arrow Lake-H」系列,基于台积电N3B 工艺制程。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0.jpg

酷睿 Ultra 9 285H 拥有 16 核心 16 线程,包括了 6 颗性能核(P-Cores/5.4GHz) + 8 颗能效核(E-Cores/4.5GHz) + 2 颗低功耗能效核(LP E-Cores/2.5GHz),L2 缓存 8MB、L3 缓存 24MB,TDP 45W,最大可配置功耗为 115W,内存支持 LPDDR5x(8400MT/s) 。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1.jpg

首先测试的是 CPU-Z、CINEBENCH、GeekBench 系列,对比上一代 Ultra 9 185H,单核性能最高提升 28.5%,多核性能最高提升 26.3%。

  • 「CPU-Z(全核)」:单核 811.3 分,多核 9119.1 分
  • 「CPU-Z(P-Cores)」:单核 826.4 分,多核 4148.5 分
  • 「CPU-Z(E-Cores)」:单核 730.1 分,多核 5539 分
  • 「CPU-Z(LP E-Cores)」:单核 292.1 分,多核 587.6 分
  • 「CINEBENCH R15」:单核 316cb,多核 2880cb
  • 「CINEBENCH R20」:单核 804cb,多核 5987cb
  • 「CINEBENCH R23」:单核 2044pts,多核 18063pts
  • 「CINEBENCH 2024」:单核 126pts,多核 890pts


通过【CINEBENCH R15 连续测试结果】可以看到,Ultra 9 285H 移动处理器释放了 2156-2892cb 的性能区间,衰减率方面在 25.45%,我对比了此前灵耀 14 双屏上的 Ultra 9 185H 数据,发现华硕灵耀 14 2025 上的 Ultra 9 285H 的平均性能要比 Ultra 9 185H 强上 16.1%。


我也借助了一些专业软件来测试 Ultra 9 285H 移动处理器的性能表现,数据汇总如下所示:

  • 「GeekBench 6」:单核性能 2929 分,多核性能 15659 分
  • 「3DMark-CPU Profile」:单线程 1252 分,最大线程 9580 分
  • 「V-Ray 6.0」:处理器 16592 分
  • 「FritzChess Benchmark」:相对性能倍数 60.42,每秒千步 28999
  • 「7 Zip 压缩测试」:压缩得分 95.798GIPS,解压缩 86.213GIPS,总分 91.0056GIPS
  • 「Corona 1.3」:测试耗时 1 分 44 秒
  • 「Blender Benchmark(CPU)」:Monster 场景得分 111.72、junkshop 场景得分 70.81、classroom 场景得分 44.27
  • 「X264 FHD Benchmark(V1.0.1)」:耗时 32 秒,帧率 78.4fps
  • 「X265 HD Benchmark(V0.1.4)」:平均耗时 21.44 秒,平均帧率 52.75fps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4.jpg

❷ GPU 理论性能

在 GPU 方面,华硕灵耀 14 2025 的显卡就是英特尔 Ultra 9 285H 处理器集成的「英特尔® Arc™ 140T GPU」,拥有 8 颗 X-core 核心,最大动态频率 2.35 GHz,GPU 峰值 77 TOPS,最大图形输出分辨率高达 7680 x 4320 @ 60Hz 或者 3840x2400 @ 120Hz,并且支持了 H.264、H.265、AV1 编解码功能。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5.jpg

通过「3DMark 测试」可以看到英特尔® Arc™ 140T GPU 在 Speed Way(DX12)场景测试中,显卡得分 762 分;在 Time Spy Extreme(DX12) 测试总分 2190 分,其中显卡得分 1979 分;在Fire Strike Ultra (DX11) 测试总分 2246 分,其中显卡得分 2148 分;在 Port Royal(光追)测试总分 1358分;在 NightRaid 场景测试中测试总分 31411 分,显卡得分 38686 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6.jpg

可以看到相比于第一代 Ultra 9 185H 的英特尔 Arc 核显(8 X-cores),在 SpeedWay(DX12) 场景领先 37.79%,在 TimeSpy Extreme(DX12)场景领先 16.82%,FireStrike Ultra(DX11) 场景领先 8.38%,在光追场景领先 29.7%。


我也借助了一些专业显卡软件来测试英特尔 Arc 核显的渲染、建模性能表现,数据汇总如下所示:

  • 「V-Ray 5.0.2」:GPU-CUDA 场景得分 279 vpaths
  • 「V-Ray 6.0」:GPU 得分 729 vpaths
  • 「GeekBench 6」:GPU-OpenCL 得分 41318 分
  • 「Superposition」: 720P-LOW 12474 分、1080P-MEDIUM 5729 分、1080P-HIGH 4327 分。
  • 「Blender Benchmark(GPU)」:Monster 场景得分 339.48,Junkshop 场景得分 188.34,classroom 场景得分 188.35
  • 「SPEC viewperf 2020」:3dsmax-07 得分 23.46;catia-06 得分 20.67;creo-03 得分 30.09;energy-03 得分 6.68;maya-06 得分 97.92;medical-03 得分 15.42;snx-04 得分 5.6;solidworks-07 得分 40.60。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8.jpg

❸ 整机性能

整体性能方面,华硕灵耀 14 2025 在「PCMark10 EXTENDED」的基准测试场景中,总体得分 7392 分,基本功能得分 11078 分,生产力得分 9415 分,数位内容创作得分 11430 分,游戏得分 6770 分。「CrossMark」总分 1964 分,其中生产力得分 1782 分,创造性得分 2338 分,反应能力得分 1559 分。


在生产力场景测试中,我测试了 Office 2021 套件的「办公室生产力」,总分 5785 分,其中 Word 得分 8538 分,Excel 得分 3851 分,Power Point 得分 6660 分,Outlook 得分 4527 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0.jpg

在图片处理与视频剪辑的性能表现方面,我使用了 Procyon 进行了测试。在 Adobe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的「Procyon 的照片编辑基准测试」的图像修饰分数拿到了 7683 分,批处理分数 5135 分,总分 6281 分。在「PugetBench for Photoshop」测试中,拿下了 7195 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1.jpg

在 Adobe Premiere Pro 的「Procyon 的视频编辑场景测试」,视频编辑导出分数为 4356 分。在「PugetBench for Premiere」「PugetBench for Davinci」测试中,分别得到了 3590 分和 2404 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2.jpg

❹ 功耗发热

最后,我还对华硕灵耀 14 2025 进行了 30 分钟「AIDA64 单烤 FPU」,CPU 平均主频稳定在 2.3619GHz,CPU 封装功耗在 30.538W,温度在 75℃。在外壳温度方面,C 面最高温度为 36℃,位于 F9 和 F10 之间,D 面最高温度为 44.8℃,位于底部进风口。

  • 「CPU 主频」:最高频率 5.3869GHz / 平均频率 2.3619GHz
  • 「CPU 封装功耗」:最高功耗 63.016W / 平均功耗 30.538W
  • 「CPU 发热」:最高温度 105℃ / 平均温度 75℃
  • 「C 面 / D 面最高温度」:36℃ / 44.8℃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3.jpg

从发热情况来看,华硕灵耀 14 2025 功耗控制的相当出色,同时即使开启满载风扇设置,噪音量依旧非常低,这才是理想的轻薄本高负载体验。

<hr/>
三、华硕灵耀 14 2025 的外观设计与内部构造有何亮点?

❶ 外观设计

接下来,我们看看华硕灵耀 14 2025 的外观,灵耀 14 2025 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一共有冰川银和夜空蓝两种,我上手的便是后者。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4.jpg

A 面拥有着偌大的“A”形 LOGO 的几何线条,左下角你还能看到 ASUS Zenbook 等字样,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识别度。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5.jpg

接下来看看电脑的 B 面,通过 AIDA64 查询,可以看到华硕灵耀 14 2025 选用的是来自三星的 OLED 面板,具体型号为 ATNA40CU09(SDC419D),分辨率达到了 2880×1800,PPI 达到了 234PPI。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6.jpg

其他参数方面,屏幕分辨率 2880×1800(16:10),像素密度达到了 234PPI 、刷新率达到 120Hz,支持 24-120Hz 的 VRR(可变刷新率) 。同时屏幕还拥有 100%P3 广色域、600nits HDR 峰值亮度、0.2ms 疾速响应速度、1000000:1 对比度。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7.jpg

「屏幕素质」方面,华硕管家中提供了原生、sRGB、DCI-P3、Display P3 四种专业色域选项,通过爱色丽 i1 Display Pro Plus 搭配 DisplayCAL 3 校色之后检测后,可以看到原生色域选项的色域覆盖最广,sRGB 色域的色准表现最好。Display P3 选项和 DCI-P3 选项虽然在色域覆盖和色域容积数据上比较接近,但实际观感上,DCI-P3 白平衡偏绿,Display P3 偏洋红更讨好眼球,日常使用建议优先原生色域。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8.jpg

「原生色域」下进一步测试,屏幕实测亮度 360.5nits(SDR),HDR 亮度超过 600nit。伽马曲线为 2.2 光度,白点为 6507K,同时对比度达到了无限标准,色准表现方面,平均 △E = 0.24,最大 △E 差值为 1.1,面板数据相当出色。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9.jpg

在屏幕的上边框部分,配备了「IR 人脸识别模组」,支持 Windows Hello 面部解锁。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0.jpg

摄像头方面,华硕灵耀14 2025 使用的是 1080P 的 3DNR 降噪摄像头,还通过物理按键关闭摄像头,安全性拉满。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1.jpg

在屏幕底部的边框上还可以看到 ASUS Zenbook 的字样,屏幕的转轴部分也支持 180° 的开合,可以契合各种使用场景需求。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2.jpg

然后我们来瞧瞧 C 面,华硕灵耀 14 2025 采用了全尺寸 ErgoSense 键盘,键帽也拥有 0.3mm 下凹弧度,契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而且它支持三档背光,可以满足各种环境照度的使用场景。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3.jpg

在键盘的左下角还可以看到英特尔酷睿 Ultra 9、英特尔 ARC 显卡、EVO 认证等信息的贴纸,右侧则是 Dolby Atmos 和 HDMI 贴纸。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4.jpg

在触控板区域,采用了一块 130mm×75mm 的 5.91 吋超大触控板,不仅如此,点击触控板右上角可以调出「华硕 NumberPad 数字键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14 吋小屏笔记本没有小键盘的遗憾。触控板右上角左上角的符号还可以实现虚拟数字键盘的二段式背光调节。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5.jpg

「I/O 端口」方面,华硕灵耀 14 2025 配备了 2 个雷电 4(40Gbps),1 个 USB-A(5Gbps),音视频端口为 HDMI 2.1 TMDS× 1 和 3.5mm 二合一音频接口。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6.jpg

华硕灵耀 14 2025 的双雷电 4 端口的配置也是非常豪华,不论是接驳雷电 4 移动固态硬盘,还是一线连外接 4K 显示器都是相当方便的。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7.jpg

最后,在电脑的底部,可以看到上下各有一长两短的垫脚,可以起到防滑和支撑的作用。同时底部还有多个竖向的散热开孔,可以有效地提升散热效率。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8.jpg

❷ 内部构造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电脑的内部构造,卸下 7 颗六角螺丝搭配撬片就可以轻松开盖。电池占了大半的空间,顶部的左侧是硬盘主板,右侧是一个单热管单风扇的方案。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9.jpg

内存方面,通过 CPU-Z 检测可以看到它采用了 8 颗「镁光 LPDDR5 内存芯片」,型号为 MT62F2G32D4DS-023,单颗容量 4GB,频率为 7467MT/s,因为是板载所以无法升级,购买时需一步到位。就我日常的体验来说,32GB 绰绰有余。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60.jpg

硬盘方面,华硕灵耀 14 2025 搭载了「三星 PM9C1 固态硬盘」,硬盘容量为 1TB,传输模式为 PCIe 4.0 × 4,标准为 NVMe 2.0,固件版本为 KXJ72W1Q,健康状况良好,温度 46℃,顺序读写的最高性能分别达到在 5000MB/s 和 3500MB/s。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61.jpg

在无线性能方面,华硕灵耀 14 2025 集成了「英特尔 BE201 Wi-Fi 7 无线网卡」,支持 2.4GHz、5GHz 及 6GHz(320MHz) 三个频段,峰值带宽 5.8Gbps,支持 Wi-Fi 7 信号,集成了蓝牙 5.4。连接到我家的 Wi-Fi 7 小米万兆路由器后,可以看到协议开启了 802.11be,聚合链接速度达到了 2882Mbps,已经超过了 Wi-Fi 6 协议下的 2401Mbps 连接速度。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62.jpg

最后在电池方面,华硕灵耀 14 2025 配备了「75Whr 锂离子电池组」,使用 PCMark 的办公场景进行测试,测试前将电源模式设置为最佳能效、分辨率调节至 1920×1200、分辨率缩放 100%、屏幕刷新率调整为 60Hz、屏幕亮度降低至 40%,开启飞行模式。实测电量从 100% 降至 2%,续航达到了 12 小时 5 分钟,得分 5707 分。官方的测试结果达到了 18 小时,说明如果不是重度使用场景,还有挖掘潜力。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63.jpg

在充电补能方面,华硕灵耀 14 2025 配备了一个 65W(21V/3.25A)的电源适配器,实测前 58 分钟充电功耗稳定在 62W,然后进入涓流充电阶段,1 小时 58 分完成完整充电。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64.jpg

总体来说,华硕灵耀 14 2025 的外观设计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具有极高的产品辨识度,凭借着精致的做工和出色的配置,非常契合其高端的产品定位。

<hr/>
四、如何评价华硕灵耀 14 2025 这款 AI 轻薄本?

经过本文的测评之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华硕灵耀 14 2025 这款 AI 轻薄本的使用体验。作为搭载了全新第二代英特尔酷睿 Ultra 移动处理器的笔记本,华硕灵耀 14 2025 很好的展现了 Ultra 9 285H 的性能优势,既有较强的代际提升,同时功耗控制也得以精进。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65.jpg

并且借助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H 高达 99 TOPS 的强大 AI 算力,我成功的在华硕灵耀 14 2025 的本地部署了 DeepSeek-R1:14B 模型,并且速率介于 RTX 4060 Ti 和 RTX 4070 SUPER,简直就是核显之力去撼动了 3000-5000 元价位独立显卡的 AI 生态位,让人不得不感慨下英特尔的 AI 实力。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66.jpg

当然,华硕灵耀 14 2025 还有如下【值得改进】之处,首先是本地集成的小硕知道,在系统交互体验方面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复杂的系统设置无法响应,期待后续能够不断完善,同时加入快速唤醒机制。其次是电脑的表面还是略容易沾染指纹,猜测是夜空蓝的配色所致,介意的用户优先考虑冰川银配色。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67.jpg

最后,华硕灵耀 14 2025 定价 7499 元,可以享受 20% 的国补,下单直降 1500 元,仅需 5999 元即可入手,性价比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我是 Geek 研究僧,我们下期再见。

乐得潇洒 LV

发表于 4 天前

哥们你这问的说明你也弄不明白ai也弄不明白需求
又要性能
又要兼容各种ai
又要续航 又要轻薄 又要打游戏
你觉得现实吗 还是说是商单提问啊
什么叫兼容ai?现在ai多了去了。
sd(stable diffusion),本地llm,ai图片和视频处理(类似topaz),闭源llm,模型训练等等 你不会以为厂商提供的自家ai助手就是ai的全部了吧
sd速度有要求吗?本地llm,多大的本地模型?8b?30b?70b?还是顶级需求llama405b?你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win系想兼容各种ai里面就得有张新n卡
里面但凡有张新n卡就不可能有续航 电池拉满很难轻薄
如果你只是要个噱头,新版U200v轻薄本的续航理论上都还行(具体看厂商了)不过一般没有独立显卡 游戏的话不重度都还行 看你描述大概率是这个意思 ppt,ps,线上开会,外加看剧玩点游戏。HX370新版还没出 不知道怎么样
如果你是真要ai,那就得看什么需求了 现在本地ai和显存是挂钩的,哪怕慢一点也和内存挂钩 n卡是必须的,所谓npu只是个节能版gpu,CPU+GPU+NPU一起提供算力目前是搞笑节目
苹果倒是除了游戏需求完美契合 你要什么需求往上加统一内存就够了(内存显存通用)最高能加到128G,跑405b都行,续航完全没问题,问题就是太贵了 顶配这钱能上顶配台式了(如果只是m4 16g版本其实价格还行)游戏方面性能够了但要折腾crossover之类的转译层,外加有些软件在mac上总有bug(说的就是你topaz)有些领域软件用不了

scrollll LV

发表于 4 天前

看了下题主的描述,可以考虑「联想YOGA Air 15 Aura AI元启版」,今年9月底出的一款轻薄本,也通过了英特尔Evo严苛认证。
处理器用了英特尔最新的「酷睿 Ultra 7 258V」,主要亮点就是AI性能、图形处理能力和能效,很适合题主这种要在轻薄本上兼顾AI、办公与创作需求的群体。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jpg

我这段时间也在高频使用这台机器,因为对这颗处理器的实机表现感兴趣,所以做了不少测试,就借这个话题记录一下我的使用体验和测试结果,给题主和有类似需求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新款处理器的主要变化

4个短语总结:突破性的X86平台能效比、出色的CPU核心性能、亮眼的核显性能飞跃、卓越的AI算力。
「酷睿 Ultra 7 258V」这款处理器,这是英特尔今年九月份发布的「酷睿 Ultra 200V」系列的一员,这一代全系列都采用了8核8线程的设计,有4 个性能核加4 个能效核
在「酷睿 Ultra 7 258V」上,性能核的最高频率为4.8GHz,能效核最高频率为3.7GHz,三级缓存为 12MB,基础 TDP(热设计功耗)为 17W,最高可以达到 37W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jpg

架构上将前代的四个模块整合为了两个,分别是计算模块(Compute tile)和平台控制模块(Platform Controller tile)。同时它还在芯片上封装了LPDDR5X内存颗粒,最高支持双通道32GB,在极大降低功耗、提高响应速度的同时,也可以节省一些笔记本的内部空间,利好轻薄本。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jpg

GPU采用了Intel Arc 140V,有8个XE-Core,最大频率为1.95GHz,AI算力可以达到64 TOPS;集成的NPU则具备47 TOPS 的AI算力(1 TOPS = 每秒1万亿次操作)。英特尔第四代NPU的性能比上一代强大4倍,非常适合在节能的同时运行持续的AI工作负载。
如果你对这些参数不那么感兴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颗处理器能让轻薄本有更长的突破性续航、更强的图形处理能力。提供极具兼容和性能的AI体验,同时还能在不联网的情况下更流畅地运行更复杂的AI功能。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jpg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在笔记本的问题下先说处理器,因为它的特点影响了很多轻薄本的产品定位。
AI应用测试与体验

下面进入实测环节,因为题目中强调了AI需求,所以我把AI部分放到前面,后面也会贴CPU、显卡、续航等方面的测试结果。
本地AI绘图

过去受设备性能的限制,我们用的大多数AI绘图APP都是需要联网,靠服务方的云端算力才能在几秒、十几秒内快速出图。
实际上当设备的AI算力充足时,不用联网也可以在本地快速生成图片,比如我这台「联想YOGA Air 15 Aura AI元启版」有一个内置的「AI画师」功能,就可以靠本地模型进行图片生成,入口在「联想小天」界面的中间的位置。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5.jpg

我在它出图的时候计了一下时,本地一次性生成4张图用时32秒,平均每张图8秒,其实和一些云端服务差不了多少,这就是处理器的AI算力在起作用。
而且这个模型支持的风格也不比云端模型少,插画、水墨、动漫、机甲、线稿等等都可以生成,用来画一些头像、壁纸、PPT插图还挺方便的。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6.jpg

这种本地大模型除了私密性更强之外,也不受网络条件的限制,即便是在没有网的飞机上也可以用,随着设备AI算力的增强,端侧AI的应用案例也会越来越多。
本地AI知识库

在「AI画师」入口上方还有个「我的知识库」功能,也是通过本地大模型实现的,你可以把自己的各种文档资料拖拽给AI,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库,然后以对话的方式向AI提问,它会综合知识库里的资料给出回答。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7.jpg

这个方式不仅能节省翻找资料的时间,也能借助AI把自己的零散知识联系起来,AI给出的答案也比通用大模型更有针对性,已经非常接近我理想中「第二大脑」的形态了。
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本地AI大模型的意义,因为很多资料会涉及到隐私和商业机密,是不方便上传给第三方服务商的,而当设备有足够的AI算力时,就可以在完全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这种知识库大模型。
Adobe Lightroom AI降噪

在Adobe Lightroom 中有个「去杂色」功能,可以通过AI算法降低图片中的噪点,也是我在修图时最常用的AI功能。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8.jpg

这个功能也是在本地完成的,不需要联网,所以它的运行速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电脑的AI性能。
我找了几张用微单相机拍摄的RAW格式图片,单张大小为22MB,在「联想YOGA Air 15 Aura AI元启版」上运行这个AI降噪功能,处理一张图需要的时间为35秒。同样规格的照片,我之前在其它轻薄本上用这个降噪功能时,一般要2到3分钟才能完成的。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9.jpg

下面这个动图展示的是在预览过程中的加载速度,每次重新运算大概也只需要1秒多一点,用过这个功能的人应该能感受到,在轻薄本上能有这个表现是非常不错的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0.jpg

AI自动生成PPT

问题描述中还提到了做PPT的需求,这里也演示一下用AI自动生成PPT的效果,当我给AI输入一个PPT的主题之后,它会先根据主题自动生成一个大纲,大纲的层级很丰富,内容也是可以手动编辑修改的。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1.jpg

确定大纲之后,需要选择一个风格合适的模板,可以根据PPT的使用场景筛选,也可以根据想要的主色调筛选。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2.jpg

选完之后点「立即生成」,AI就会自动生成一份非常详细的PPT,结构是基于之前的大纲,但内容会比大纲更丰富,排版布局也都是自动完成的。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3.jpg

如果你对页面中的细节不满意,也可以手动调整文字、形状、背景等元素,甚至可以倒回去重新编辑大纲,让AI重新调整结构。
手动编辑的时候遇到想要查询的信息,可以直接在右边的对话栏向AI提问,然后把查到的信息补充进去就行,不用反复切浏览器搜索,效率会高很多。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4.jpg

虽然生成PPT的过程需要联网,但最终生成的PPT文件是可以下载到本地,用PowerPoint打开离线编辑的。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5.jpg

这个功能对于经常需要做提案、汇报的人来说还是挺实用的。不一定要让AI全权包办你的PPT,但可以先让它生成一份框架文件,在此基础上补充修改,就能省下很多时间,并大幅度减少重复性的机械劳动。
AI快捷启动入口

前面说的AI PPT、AI画师、AI知识库功能都集成在「联想小天」这个软件中,按笔记本上的insert键就可以快捷启动,这种高频使用的功能绑定到实体按键上还是挺方便的,熟悉了之后完全可以盲操作。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6.jpg

在「联想小天」的AI Space里面还整合了很多我没提到的AI工具,也按照使用场景进行了归类,比如绘画设计、编辑写作、办公提效、影音编辑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7.jpg

CPU基础性能测试

下面是「酷睿 Ultra 7 258V」这颗 CPU的基础性能测试,我的测试环境为21摄氏度的室温,分别跑了CPU-Z、Cinebench R23以及3Dmark CPU Profile。
CPU-Z的单核分数为777分,多核分数为5058: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8.jpg

Cinebench R23单核分数为1918,多核分数为10402: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19.jpg

3DMark CPU Profile的单线程得分为1154,最大线程得分为6001: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0.jpg

总体来说,第一代酷睿Ultra产品相比,Ultra 7 258V的单核性能是有明显提升的,不仅超过了Ultra7 155H(65W),也超过了Ultra9 185H(90W)。由于采用了8核8线程设计,多核分数比上一代的16核22线程要低一些,但同时也换来了功耗的大幅度降低,也就是笔记本续航的增强,后面也会测到。
生产力性能

PCMrak10现代办公基准测试

在生产力性能方面,我首先跑了PCMrak10的现代办公基准测试,这个测试会模拟常见的视频会议、网页浏览、以及各种文档/照片/视频的编辑处理,考验的是电脑的综合生产力性能。
最终「联想 YOGA 15 Air Aura」的综合得分为6741,其中基本功能得分9428,生产力环节得分9186,数位内容创作得分为9601: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1.jpg

在PCMark 10的官方数据库中,这个分数超过了80%的其它测试结果,比商用办公笔记本的平均分高出了13%,作为一台轻薄本,也仅比游戏本的平均分低4.8%。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2.jpg

这个成绩就不只是CPU在起作用了,Arc 140V核显以及32G的大内存也都做出了贡献。
接口与扩展性

在接口方面,「联想YOGA Air 15 Aura AI元启版」的配置在轻薄本中也是比较丰富的,机身右侧有一个雷电4、一个USB-A,还有开机键和一个实体的摄像头开关。


机身左侧有一个HDMI 2.1、另一个雷电4,以及一个3.5mm耳机口。


总共加起来是2个雷电4、1个USB-A、一个HDMI 2.1以及一个耳机口,这个配置还是挺合理的,在现阶段保留USB-A和HDMI接口是比较明智的选择,移动办公或者出差也基本不用带转接头和扩展坞。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5.jpg

两个雷电4能保证足够的扩展性和传输效率,外接扩展屏、移动硬盘以及各种外设也都很方便,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切换成不同的工作或娱乐状态。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6.jpg

操控体验

在操作体验方面,除了系列传统的多点触摸屏之外,「联想YOGA Air 15 Aura AI元启版」的键盘和触摸板也给了我一些惊喜。
键盘的键程是1.5mm,有二段回弹设计,反馈比较清晰但也不会让人觉得按压吃力,长时间输入的体验是比较舒适的。键盘在静音方面也做的不错,反馈主要靠回弹力度而不是声音,对周围的同事或舍友也比较友好。键帽材质有亲肤涂层,摸上去的手感很细腻。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7.jpg

触摸板的材质是定制的丝绸铝,虽然图片上看和C面的材质很像,但实际摸上去的手感要比掌托的位置顺滑很多,机械结构也同样做了静音处理,按压上去的反馈很清脆,但发出的声响很轻。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8.jpg

而且因为尺寸够大(6.2寸),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各种手势操作,是少数让我可以在Windows系统脱离鼠标完成一些复杂操作的触摸板。
过去我拿到新的笔记本第一件事就是配对蓝牙鼠标,因为很难完全用触摸板操作Win系统,我之前一直觉得这是系统交互设计的锅,但后来发现触摸板的尺寸、位置以及按压反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设计合理也是可以提高触摸板使用体验的。
屏幕素质

下面聊聊屏幕素质,这也是和生产力体验密切相关的,这块屏幕的尺寸是15.3寸,2.8K分辨率,支持120Hz高刷和10点触控,能实现100% DCI-P3和sRGB色域覆盖,双色域下都有ΔE<1的色准水平,也支持TCON校色
调光方案用的是更护眼的DC调光,也通过了莱茵低蓝光和eyesafe护眼认证。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29.jpg

在实际使用中,这块屏幕给我两个比较明显的感受:
第一是尺寸, 15.3寸+2.8K是个能兼顾便携性与操作体验的方案,出门时足够便携,单屏工作时也有足够的尺寸和分辨率进行分屏和多任务操作。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0.jpg

第二是色彩表现,对于有设计或创作需求的人来说,一块高素质的屏幕可以保证输出内容的准确性,在与其它人合作时,也不会因为色差导致的沟通出现问题,即便有色差也是对方的问题。
而且有了一块好的内置屏幕作为基准,在买外接屏幕的时候对色准的要求就可以不那么高了,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大尺寸来保证在家使用时的影音娱乐体验。
显卡与游戏体验

虽然不会有人专门为了玩游戏买轻薄本,但不能否认很多轻薄本用户也是有一定游戏需求的,所以我也对这台笔记本的GPU和游戏表现做了测试。
首先是3DMark Time Spy跑分,这个主要测试的是电脑在DirectX 12下的图形性能,「联想YOGA Air 15 Aura AI元启版」综合得分为4275(其中显卡分数为3998,CPU分数为7225)。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1.jpg

作为参考,我之前在另一台轻薄本上测过Ultra7 155H的跑分,综合得分为3696, 所以Ultra7 258V相比上一代提升了15.66%。根据3DMark的预估,在2K分辨率下玩《战地5》可以有45+FPS的表现,对于轻薄本来说已经很强了。
除了跑分之外我也做了一些实际的游戏测试,在《古墓丽影:暗影》中,1080P分辨率下开启Xess后进行内置的游戏基准测试,得到的平均帧率是49帧。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2.jpg

如果不追求高画质,把画质调到中,其它条件不变,平均帧率可以跑到58帧,这就完全可以流畅游玩了。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3.jpg

3A游戏能跑到这个水平,面对其它像《英雄联盟》这种不那么吃配置的游戏就更没问题了。
我也测试了一下《原神》PC版的表现,在1080P分辨率下,把所有画质调到最高,游戏内帧率设置为60帧,实际帧数也可以跑到60左右,玩起来也没有什么卡顿感。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4.jpg

除了帧数之外,前面说的高素质屏幕对游戏的视觉体验也是有一定提升的,会让画面的细节和色彩的层次更丰富。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5.jpg

而且由于15.3寸的笔记本有更大的空间去容纳大腔体的音响,所以听觉体验也比普通轻薄本要好不少。
当然,轻薄本再强也还没有到取代游戏本的程度,真要是以游戏为主还是建议去买游戏本或台式机,但是轻薄本的便携和续航也是游戏本取代不了的。
续航与便携性

由于低功耗是这一代处理器的一大亮点,所以我也花了很长时间去做续航测试,我选择了PC Mark10 中的「现代办公续航测试」,它会交替模拟视频会议、文档编辑、图像处理等使用场景,来测试笔记本的续航能力。
在屏幕亮度设置为50%、刷新率设置为60Hz、电源模式设置为均衡的条件下,总共坚持了21小时19分钟。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6.jpg

这个表现还是很优秀的,续航对于轻薄本来说确实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大家买轻薄本就是为了带出去用的,如果续航不行,那么轻薄和性能就都失去了意义。
一台没电的笔记本放在包里,再轻薄也是个累赘,我想这也是英特尔在这一代如此看重能效的原因。
而当处理器能效提升之后,笔记本厂商就不需要靠堆电池来提升续航了,所以这台轻薄本也并没有因为长续航就牺牲便携性,作为一台15.3寸的高性能轻薄本,厚度只有13.9mm,重量也控制在了1.5KG。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7.jpg

整体设计在同尺寸的笔记本中也是属于相对精致、小巧的类型,这种简洁的设计风格也不怎么挑人群和使用环境,放在任何环境中也都不会显得违和,属于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设计风格。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8.jpg

轻薄本的未来

总体来说,酷睿 Ultra 7 258V这颗处理器对笔记本性能、续航以及AI能力的提升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不增加体积重量的前提下让轻薄本的实用性上了一个大台阶,也让轻薄本摆脱了过去性能孱弱、续航拉胯的刻板印象。
对于像题主这种有AI需求的用户来说,续航的提升也能让笔记本的AI算力不受环境的约束,在出行、移动办公时都能发挥具体作用。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39.jpg

除了我测的这款之外,其它品牌也有很多产品也都搭载了全新酷睿Ultra处理器,把AI和长续航结合到了轻薄本的产品定位中。
比如搭载同款处理器的华硕「灵耀14 Air (258V)」,厚度和重量分别做到了1.1cm和1.15Kg,追求极致轻薄的话可以也考虑这款。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0.jpg

如果想要价格更亲民一些的AI轻薄本,可以考虑华硕的「无畏 Pro 14 (228V)」、惠普的「星Pro 14 (125H)」 或者联想「Thinkbook 2024 14 (125H)」。

有没有能够兼顾便携并且流畅运行各种AI应用的笔记本?求推荐?-41.jpg


华硕无畏 Pro 14(228V)

如果你是华为生态用户,预算充足的话也可以考虑华为「MateBook X Pro 2024 (155H)」,这款重量只有980g,也是AI轻薄本定位。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842228247884083202">未来随着AI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便携+续航+AI」可能会成为很多人选择生产力工具的标准,只有轻薄这一个亮点的产品很难再有生存空间了。
对于笔记本厂商来说,既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来提供算力支持、平衡好性能与能效,也需要在用户体验层面做好适配,迎接「AI成为基础设施」的大趋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