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游戏开发者大会中,各游戏大厂似乎都在展示AI+游戏的研究方向,是否是未来的一种大势所趋?

腾讯展示了游戏内AI NPC反应的提升,感觉未来都不需要什么游戏搭子了,直接AI陪玩
收藏者
0
被浏览
80

5 个回答

卡珊德拉 LV

发表于 2025-4-16 13:28:45

从2025年的GDC大会来看,AI+游戏已经不再是“概念炒作”,而是实打实的技术趋势。无论是Unity、Epic Games,还是育碧、暴雪、Rockstar这样的游戏大厂,都在展示如何用AI提升游戏体验。从开发者角度来看,AI大幅提升了游戏制作效率。以前建模、动画、NPC行为都需要大量人工调整,现在AI可以自动生成高质量的美术素材、动态对话,甚至能让NPC拥有类似“类人思维”的交互逻辑,让开放世界游戏更加生动和真实。而从玩家角度来看,AI带来的改变更加直观,比如更智能的NPC、更个性化的剧情分支,甚至AI还能实时调整游戏难度,确保挑战性和乐趣的平衡。对于多人竞技游戏,AI还能优化匹配系统、识别外挂,提升竞技公平性。从整体来看,这无疑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2025游戏开发者大会中,各游戏大厂似乎都在展示AI+游戏的研究方向,是否是未来的一种大势所趋?-1.jpg

在此也为广大玩家推荐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刃BLADE 系列显卡,助力玩家高帧畅玩游戏大作。该系列显卡拥有【魔刃】与【圣刃】黑白双色版本,打造全新风格。整体设计契合“刃”的主题,融入了咒文附魔元素,赋予系列显卡更强的个性风格,让玩家能够感受到科技与美学的巧妙融合。显卡的顶部和底部设有亮面暗花式样的隐藏咒语花纹,精致感拉满。

2025游戏开发者大会中,各游戏大厂似乎都在展示AI+游戏的研究方向,是否是未来的一种大势所趋?-2.jpg

以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 OC为例子,搭载NVIDIA Blackwell 架构,拥有8960个CUDA核心处理器,加速频率实现2497MHz。搭载16GB 大容量GDDR7显存,显存频率达到28Gbps,给与玩家强悍性能输出。配备12层高规格PCB,拥有10+4+3相供电设计,大幅提升了显卡运行时的稳定性和能效。

影驰GeForce RTX 5070 Ti DLSS 4 50系列 deepseek 设计视频渲染AI绘图4K游戏电竞台式机电脑显卡 RTX 5070 Ti 魔刃OC【4K优选】

马农 LV

发表于 2025-4-16 13:42:24

进入2025年,国内各大游戏厂商在AI赛道一路狂飙。
如今,腾讯、网易、巨人网络等多家厂商纷纷在旗下游戏中植入AI大模型,以丰富游戏剧情内容以及玩家互动。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个体研发者同样将眼光瞄准这一领域,开始利用AI工具设计研发小游戏。
2月,网易旗下游戏《逆水寒》手游宣告接入DeepSeek,并推出由大模型驱动的智能NPC“沈秋索”。公开资料显示,这是DeepSeek首次进入游戏并成为虚拟智慧生命体。


2025游戏开发者大会中,各游戏大厂似乎都在展示AI+游戏的研究方向,是否是未来的一种大势所趋?-1.jpg


公开资料显示,三七互娱以AI动作捕捉技术将少林武术融入游戏《Puzzles & Survival》,开发周期缩短40%,同步通过智能客服系统处理70%的用户问题,人力成本下降60%。
网易CEO丁磊在财报会上更是直言,DeepSeek等技术使游戏研发效率提升30%,尤其在NPC对话设计、关卡测试等环节实现自动化。
以《逆水寒》为例,AI生成任务脚本的时间从2周缩短至3天,人力成本下降40%。
此外,完美世界已将AI技术快速应用于研发管线的多个环节中,涵盖智能NPC、智能游戏助手、场景建模、AI绘画、AI剧情、AI配音等多个方面。
巨人网络自研游戏《太空杀》所推出的“AI残局挑战”、“内鬼玩法”由AI驱动。游戏中,真人玩家与AI 玩家们进行智力较量,每个AI玩家的发言和决策均由大模型实时生成,具备谋略、协作、伪装等高智慧行为表现。


2025游戏开发者大会中,各游戏大厂似乎都在展示AI+游戏的研究方向,是否是未来的一种大势所趋?-2.jpg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看到了这样的利好。
3月28日,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宣布在全国率先启动智驾车载游戏、AI眼镜游戏等人工智能新场景的备案措施,抢先瞄准AI与游戏的结合点。
不过,业界也不是一味的叫好。
推出有爆款游戏《侠盗猎车手》的Take Two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特劳斯・泽尼克就对AI造游戏,泼了一盆冷水。


2025游戏开发者大会中,各游戏大厂似乎都在展示AI+游戏的研究方向,是否是未来的一种大势所趋?-3.jpg


泽尼克认为,由于生成式AI是基于真实有才华的艺术家们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构建的。
他不认为AI能够创造出爆款游戏。
他指出:“这就是我并不担心AI会创造出爆款的原因,因为它是基于已经存在的数据构建的,是向后看的。而大热门作品是向前看的,因此需要凭空创造出来。
而他给出的爆款公式则很简单:“最具创造力不仅仅是跳出思维定式,而是根本不存在思维定式。”
AI在游戏领域可以有哪些应用?
Deepseek的出现为AI+游戏带来了哪些利好?
目前游戏产业在AI应用上还存在哪些痛点?
AI是否真的无法造就爆款?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刘晓洁、广州日报记者夏铭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AI确实造不出爆款,但能催生爆款。
对于爆款而言,AI就是一个外挂,自己开不了脑洞,却能扩大和实践脑洞。
大模型兴盛以来,游戏的翻译、剧本、编程、测试、美术、视频、音乐乃至借鉴既有人声进行二次配音和一些NPC对话,已经可以通过AI辅助。
这对简单劳动缺少创意的员工有替代作用。


2025游戏开发者大会中,各游戏大厂似乎都在展示AI+游戏的研究方向,是否是未来的一种大势所趋?-4.jpg


但包括游戏在内的科技行业,中高端部分已经属于文化创意领域。
此前的AI还无法达成生成创意的能力,暂时无法替代。
但DeepSeek等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AI给出了想象空间,其实现的推理能力意味着思考,而不是深度学习后拼接资料。
换言之,脑洞这个文创领域的人类防线,正在松动。
DeepSeek的推理能力或许将提供游戏行业更多元的创意参考。
游戏产业最为AI应用最全面的领域,投资AI,就是为了后续能用于自身。
目前,国内游戏公司中,在AI应用最出名的是网易,其此前在逆水寒中加入了AI NPC,可以和玩家“自由交流”,一些AI辅助游戏设计的功能也在应用中。
不得不说,游戏,由于其全数字媒体属性,几乎可以让AI参与到全产业链之中。
但目前只是一个外挂。
真正要形成颠覆,则是有人类提供一个架构,AI辅助填充,生成游戏,然后人机交互不断完善,最大限度的减少人类简单劳动、辅助人类脑洞大开。
同时,也会对一些简单重复式劳动的游戏从业者形成淘汰。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AngelKiss LV

发表于 2025-4-16 13:51:48

我倒是觉得AI直接接入游戏内不会是未来的主流,因为AI目前从源头上还是黑盒,策划不可控,不可控的内容能及格,但达到优秀很难;但AI介入开发流程加速内容产出未来会成AI对游戏行业的最大贡献。
目前游戏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单位量的游戏内容的回报率走低,同时时间成本也持续走高,稍有不慎公司就有破产的风险。未来有了AI的加持,感觉能大大缓解这方面的问题,否则就只能寄希望于大厂们签个反军备竞赛的协议,让大家不要疯狂卷内容以保证游戏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了。
游戏行业工种还是太多了,感觉可以先看一下影视行业怎么变革,特别是短剧和动画行业。

玛卡巴卡 LV

发表于 2025-4-16 14:05:19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从“AI+游戏”到“AI游戏”,必将”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首先,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玩家,会长小学低年级就在市少年宫玩过街机原版的《PONG》,现如今虽然对VR游戏不感冒,但却对180VR青睐有加,也算是走过了游戏发展由简到繁、由“假”到“真”的整个历程了。
然后,作为一名自封的独立游戏开发者,会长从最初因为约翰·卡马克所说“游戏开发排他性地使用C++”而知难而退,到GameMaker 8.0开始“小猫走小洞”,一路“穿街过巷”,直到RPG Maker、Ren'Py,也算是体验了游戏开发由繁到简,由小众到大众的整个过程的。
这样的亲身体验,使得会长坚信:游戏,必定是玩起来越来越“带劲”,但做起来越来越容易的。
游戏开发已趋“乐高化”

虽然,游戏产业,在某些情况下,被归入“创新产业”,但自2005、06年Xbox360、PS3的世代至今,虽然看上去确实越来越逼真、越华丽,但玩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可以认为:目前主流的游戏,即三维立体投射到二维平面的形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触顶了,而且已经触顶很多年了。
那么,现如今开发目前主流的游戏,其实已经有点儿“砌乐高”的意思了。
即:目前主流的游戏的几乎所有的内容,包括玩法、剧本、配乐等等,都已经变得和乐高积木差不多了。而游戏开发所要做的,抽象地说就是从不同类别的大量的积木中,挑出恰当的,拼插起来。
考虑到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AI,连常用字3500到4000的汉语都“说”得贼溜,“砌”乐高,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而事实上,确实有人,在做这样的事情了。
AI已经秀出了“肱二头肌”

诚然,仅对现阶段的AI而言,做游戏,还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情。
虽然也有成功的例子,但一来为数不多,二来实际的效果,距离目前游戏的标准,其实还有一段绝不算小的差距。
比如使用Grok 3做的《俄罗斯方块》,以及号称“ 3 小时做游戏,两周挣6.7万美元”的飞行模拟游戏等。

2025游戏开发者大会中,各游戏大厂似乎都在展示AI+游戏的研究方向,是否是未来的一种大势所趋?-1.jpg


配图源自网络

但是,这些看似粗糙的游戏,又不得不说,“这是Grok 3的一小步,却是AI游戏的一大步”
另外,如果不局限于“AI游戏”,而是“AI+游戏”的话,可以说,“AI+游戏”,其实已经相当“蓬勃”了
因为作为最广大的休闲玩家的一员,会长个人,不久前就通关了一款“AI+游戏”。
著名小说家坠楼身亡,妻子即将获得巨额遗产,推理游戏《她杀》选择在2.14情人节发售,如何评价这款游戏?考虑到这仅是一款小团队出品的独立游戏,且不说5090了,即便是4090、3090,恐怕也捉襟见肘,那么对有能力按集装箱采购5090的大厂而言,“AI+游戏”,只要想,还不跟“食生菜”一样?
而最关键的,5090,即便算上黄牛加价,和35岁**的相比,应该也算不得什么,但5090是一次买断,35岁的**,那可是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月卡啊!
这不向社会输送人才,难道留着攒福报吗?
结语:箭在弦上

总而言之,AI“助力”游戏开发,会长个人觉得,已经是大势所趋了。虽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从“AI+游戏”到“AI游戏”,兴许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快,甚至要快得多。
说不定,突然有一天,人类在不知不觉中,被接入“22世纪杀人网络”了。

希哦那个台 LV

发表于 2025-4-16 14:17:49

从我自己创业的实验出发,LLM还是很耗费算力的,用大语言模型做应用可能无法惠及每个普通用户。所以我能不用LLM,就尽量不用。还是用在用户本地就能方便部署运行的方案做游戏或游戏编辑器,是当前性价比最高的做法。
AIGC相当于更高级一点的打字机或联想输入法,当年这些新技术诞生的时候,肯定也代替了一部分手抄员,但是并不能代替人类在创意与洞察人性方面的创造力,所以它们代替不了作家。
就目前GPT、deepseek的表现来看,AIGC短期内可能会取代程序员、美术和换皮厂家,但还取代不了游戏领域真正的创意工作者。我们现在对AI的狂热与恐惧都源于它是一种新的事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