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百度一直坚定地强力推行陆奇的All in AI 战略,今天能和OpenAI并驾齐驱吗?

感觉李彦宏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啊
收藏者
0
被浏览
96

5 个回答

robyluo LV

发表于 4 天前

国内都是伪研发,实际上背后做的是维稳和利用商业模式赚钱。
其他答主说的一句话比较好,那就是牛顿被落下来的苹果砸后,领悟出了万有引力。而国内则是领导要求集体一窝蜂去把树上的苹果都摇下来,然后再一窝蜂去想想能发现什么物理定律,想不出来就瞎编一起糊弄完成任务。
国内这种命令指向型的管理方式,刻舟求剑是不可能有科研成果的。一些科研成果往往来自于灵感,身上的铁链子越多,灵感就越少。
国内这种风格就起源于小农经济造就的文化。民间各自为战,没有契约精神,哪怕有时候表面上出现少数服从多数的安排,实际上也会变成少数人表面上服从暗地里还是搞自己那套,或者某一方干脆另立山头重新来,甚至双方大打出手,所以为了同一个目标求同存异是不存在的。民间是这样,上面就只能扣高压锅,谁都别想有自由,多数人被少数人安排得极其拧巴。
所以国企和研究所主导的创新类研发,那就是管控加维稳,比如硬性规定底下研究中国特色的ai,还要加上DangJ引领,底下除了糊弄还能怎么搞。这种研发多半是洗钱以及分配利益用的,把资金分配出来,卖地盖楼炒房价,然后申请出一些事业编名额,给领导的海归水硕儿子以及异性好友安排个职位,再捞点高学历应届生作为储备干部暗中观察。为了凸显自己不是管制下的研发,满屋子贴满了横幅写着要创新要什么什么,开个创新务虚会能开一个月。这其间,各个利益相关方拿到了该拿到的东西,大家都是在表演罢了,最后GDP涨幅喜人,论文数量全球第一,把行政算上从业人数全球第一,任务圆满完成,该升官的升官,该进部里的进部里,庆功会上大谈有d性的ai才是中国ai的未来。研发就可以到此结束了,什么也没研发出来。
私企的研发情况稍微好点,但一旦私企团队做大,里面不可避免地乱七八糟。有想泡妞的,有想巴结政府关系的,有想搞死那谁谁谁的,有想骗钱的。。。大家都在一个屋檐下,但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都想借着研发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龌龊目的,每个人都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利和资源把研发这件事往自己那小目标上引导,最后什么也干不出,留下一地鸡毛。这还不说,上面可能希望规范民营企业的行为,把自己那没上过学的傻儿子介绍进去,想方设法让私企也在dj引领下搞中国特色ai研发。
同时为了上面维护稳定,会有海量的支出,这些支出最后都要摊派到私企身上,私企生存艰难,外加人多市场不规范,大家都一窝蜂进来抢蛋糕,所以私企根本没有条件踏实做研发,最后就变成以研发为幌子,搞商业模式赚快钱。
所以,国内的研发就是给安上了脚镣子,戴上了手铐子,规定必须以什么路线干出什么来,这种方式除了追赶的时候玩出点花来,怎么可能有创新研发。

想飞的菜鸟 LV

发表于 4 天前

不会
陆奇离开,本身就是不理解国情的高管,而且也不是百度背后黄赌毒势力的对手,协调资源内部阻碍很大。
百度无人驾驶能有今天,应该感谢字节跳动把他们黄赌毒社达挖了个空,百度转型内部阻碍才彻底消失,才勉强走出来
当然,无人驾驶商业上仍然面临巨大问题,这是行业和国情决定的,与百度能力无关。
字节做大模型,目前一样陷入这群黄赌毒社达的内部矛盾中,他们非常不看好大模型商业roi,所以就看字节如何应对了
鸡贼的做法应该是大量囤积gpu,借助这次大模型浪潮,然后把自己的云产品推出来,做b端那群黄赌毒社达不太尊敬其他领域做不动,但是消费端的AI产品他们就非常懂,比如如何让虚拟美女穿丝袜更加吸引人,这个字节无论从技术还是人才上,都是世界一流的

白日梦想家 LV

发表于 4 天前

gpt真的是一个炼金产物。
它是微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东西。
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甚至国家层面都不可能通过这样一个前景不明的炼金项目。
曾经我们都以为微软不行了,它曾经弄出的那个小冰,什么玩意。
没想到这样一个互联网老大哥级别的公司,仍然会对人工智能保持着一颗追梦赤子心。
自己搞不成,就找个小弟给小弟砸钱搞。
反过来再看看国内这些互联网公司,依托着中国超级大的市场,还有网络防火墙的庇护,
一个腾讯,天天沉迷抄游戏
一个阿里巴巴,到现在还在卖假货。
一个头条,只会搞奶头乐。
一个百度,戒不掉卖药奶医疗。
一个美团,天天想着卖菜。
土鸡瓦狗一般的存在。
象牙塔里永远只能养废物。

siyue110 LV

发表于 4 天前

先说结论:不能
2019年听过陆奇在清华的演讲,本想听听他告诉我们未来5年,10年是什么样子,结果上了一下午历史课,讲过去50年计算机发展史。最后朱民院长实在忍不住,抛给他一个问题:是否相信通用人工智能的存在?结果他和稀泥,说明他在2019年对未来还是不清晰的,ALL IN AI是口号,并没有具体方向,而当时GPT2已经发布,openai正在自己看好的道路上坚持前行

更新:
那天陆奇的演讲主题是:
未来已来—全球领袖论天下系列讲座
数字化的长潮与巨浪:何去何从?

PS:原问题是陆奇如果一直在百度能不能和openai齐头并进,与其对比参照对象是openai

ALL IN AI 本地电脑一键部署大模型
FlashAI|闪电AI 一个开箱即用的搭载本地知识库的私有化大模型工具集

sunnylong LV

发表于 4 天前

不会。
真要理解好这事,你必须引入另一个关键的公司:Google。
Transformer 的模型是 Google 提出的。Bard 聊天机器人是 Google 先推出的。现代分布式系统绝大部分 Best Practice 都是基于 Google 分享的 MapReduce、Bigtable、GFS 三篇论文衍生的,大模型训练是建立在分布式基础上的。Tensorflow 是 Google 开源的。Google 甚至在 2014 年就收购 DeepMind 了,而 GPT 使用的重要模型,Transformer 要等到 2017 年才发表出来。
这够 All IN 了吧。截至该回答前,Google 干过 OpenAI 了么?并没有。
有很多原因。其中,OpenAI 有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比如在 Zero-Shot Learning 这个领域创新性地利用了预训练的 LM (自然语模型)来给 AI Infer 的能力;比如建立 RLHF 流程;比如降低公式复杂度来增加参数量来达到大力出奇迹的目的。总之,没有走 Google finetune 的那套方法。
但在出结果前,谁又能确定 OpenAI 的这些大胆思路是正确的?没人能确定。
总之:技术的突破是随机的,并不是硬怼的。如今,只是 OpenAI 一些比较前卫的想法「蒙」对了,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事后,大家认识到了 LLM 的重要性。
所以,突破靠的是大量的从业者在这个行业里面不断的试错,直到有一两个天选之子获得概率的青睐。只靠某度一家 ALL IN 是没用的,体量远远不够。
那么该怎么样才能提高我们自主突破的概率呢?
首先,得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数和待遇,允许他们能实践很多「无用功」,直到反复迭代积累得出最后的突破。说实在的,现在很多流量主播的工资足够养起这样一批庞大的科研从业者了。
其次,科技公司需要有魄力去分享技术,比如 OpenAI 其实就使用了很多 Google 分享出来的技术。说点大胆的,某度靠自己可能没办法在短期内突破,那是否有胆量到和各个互联网公司分享技术,大家联合在一起突破,而不是互相从 0 开始内卷呢?有人提供算法、有人提供 IaaS、有人提供人力去做调优,也许可以更快地自主突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