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又一个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百度,在过去一年乏善可陈。robin刚吹完百度已经靠rag解决了幻觉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年底一波又传出和苹果合作破裂的消息,再一次证明百度的落寞。 如果说腾讯背靠微信,不着急慢慢来,有战略定力,百度一开始调子就起得很高。robin亲自抓,投入了大量资源,还放出卫星半年追上gpt4。现在不仅模型效果没跟上,2c的文心一言也遥遥落后于豆包。2024年在主战场一路溃败,最后年底不得不拉出百度文库强行挽尊。
有人说 robin 被下面的人蒙蔽,导致出现了幻觉。但是相同预训练语料,更大的模型就是比小模型幻觉率更低,又该怎么解释呢?
首先必须清楚:这付费的 4000 万名用户,并没有多少是因为百度文库加入了 AI 功能而加入的。
百度文库本来就是一个付费的软件,本身就拥有庞大的付费用户,这并不能因为去年百度文库增加了 AI 功能,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第二大付费 AI 应用,就自以为是的认为 AI 很厉害而导致的。
这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按照这个逻辑去统计,其实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因为百度并不是因为 AI 而诞生的产品,而是给产品增加了一点 AI 功能而已。
这种宣传逻辑,非常符合百度的调性,就是自嗨,尤其是百度的 CEO 特别容易陷入这种状态,这也是为什么百度总是做不好产品的原因,做什么产品都容易半途而废。
比如:百度外卖、百度糯米等等吧,都是收购来的,摇身一变感觉很厉害,并不是扎扎实实去思考如何把产品做的更好,这种变身的操作,其实更像是一种喜欢取巧或者走捷径。
如果你理解了百度的这种思想,其实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百度原来有很多不错的产品,却总是烂尾了。
百度总感觉给人沉不下心来。
每次遇到一个变革的大趋势的时候,总是起一个大早,赶一个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