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会导致大量失业,还是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人工智能是会导致大量失业,还是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收藏者
0
被浏览
85

5 个回答

扇公子 LV

发表于 前天 08:39

让你失业的从来不是什么人工智能,让你失业的从来都是人。
你挨鞭子抽,挨锅盖打的时候你怪鞭子?怪锅盖?
只要那个人想打你,什么方式手段重要吗?
那么多裁员的公司,单位你以为是没钱了吗?
我告诉你只有不到一半的公司是倒闭了没办法,另外一大半是借这个势头用这个借口甩掉无用的包袱而已,吃肉的人会因此吃到更多的肉。
人生三十载,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个地方有的人太坏,更有的人实在太蠢了。

雪落 LV

发表于 前天 08:49

一,AI抢饭碗已经开始了

去年朋友公司发生件魔幻真事:25人的原画团队被砍到12人,因为公司采购了AI绘图工具。
这套系统1分钟能出20张场景图,画风从赛博朋克到水墨国潮随便切换,人力成本直降60%
这不是个例。
美团、字节等大厂客服岗缩减40%,AI客服已经能处理80%的常规咨询;某跨境电商公司用AI翻译系统替代了50人的翻译团队,只留了3个会调试算法的工程师
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8500万岗位被AI替代,而英国智库的研究更直接——仅在英国,AI就可能让800万人失业。

人工智能是会导致大量失业,还是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1.jpg

二,未来以下这些工作最危险:

1. 流水线上的"工具人"(高危指数:★★★★★)

富士康郑州工厂去年引入3000台AI质检机器人,每分钟检测120个零件,错误率比人工低90%。
以前需要200人的车间,现在30个工程师就能搞定。
2. 办公室里的"表哥表姐"(高危指数:★★★★☆)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推出的财务AI,3分钟能做完人类8小时的报表
有个在银行做对账的朋友说:"现在每天真正工作的时间,还没摸鱼时间长。"
3. 靠信息差吃饭的行业(高危指数:★★★☆☆)

法律咨询AI处理简单案件比律师快10倍,医疗AI看CT片的准确率超95%。但有个好消息:需要背锅的活AI绝对不干,医疗事故还是得人类医生来扛。
除此之外,还有根据麦肯锡最新报告7和OpenAI数据[[1]4,这些岗位正在加速消失:
高危职业替代概率致命弱点
基础翻译97%实时翻译耳机已支持40种语言
快餐店配餐员89%上海无人餐厅出餐只需8秒
初级法律助理85%AI能10分钟读完1000页案卷
银行柜员82%数字人民币推进无现金社会
短视频剪辑78%一键生成B站爆款视频模板
保险理赔员75%车险AI定损准确率超95%
仓库管理员72%京东无人仓日处理百万订单
基础画师68%Stable Diffusion生成设计图
货运司机65%北京已发放无人配送车牌照
电话销售60%AI每天拨打2000通不卡壳
无疑AI抢饭碗已势在必行,特别是这次deepseek的崛起,震醒了一大波人。
毫不夸张地讲,未来两年善用AI就是普通人“逆天改命”的利器,注意我说的是“擅用”,需要彻底搞清主流AI(包括deepseek)的所有高端玩法,尽早培养AI思维,让AI真正为你提效而不是简单的搜索+聊天工具!!
有关AI工具的资料网上有很多,但信息准确度和实效性参差不齐,建议直接学习知乎知学堂的官方课程,能让你省去很多弯路。
我把官方的入口放下面了,可以直接预约学习:
以下是听课注意事项:
1.了解AI当前趋势,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AI工具并精学;
2.知道提示词训练的底层逻辑,精准输出;
3.找官方工作人员领取学习资料
(里面包括小白入门手册、主流AI工具安装包、提示词合集、商业项目渠道)
建议边学边练,抓住机会让老师答疑解惑。
未来掌握AI的人,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就像当初懂互联网的人,可以把线下的生意全部搬到网上再做一遍,而不懂互联网的人只能看着。
这一次,千万不要再让自己成为那个旁观者了!
三,AI带来的新机会,正在席卷

1. AI时代的"驯兽师"——提示词工程师

杭州有家公司开出月薪2万招实习生,就为了找到会写"咒语"的人才。比如要让AI画出"赛博朋克风格的重庆火锅",得输入:"主体是漂浮在空中的九宫格火锅,背景是密集的霓虹楼宇,蒸汽要呈现电路板纹理..."
2. 机器人的"幼儿园老师"——AI训练师

朋友公司招数据标注员,给自动驾驶视频框选行人,熟练工日薪800+。更高级的训练师要教AI理解"阴阳怪气",比如用户说"你们系统真智能",实际是在吐槽BUG多。
3. 元宇宙的"包工头"——数字孪生工程师

某车企花50万年薪招人,工作是用AI1:1还原整车厂生产线。要会在虚拟工厂里模拟设备故障,提前3个月预测哪个螺丝会松动。
四,AI时代不被淘汰的生存法则

1. 把自己变成"瑞士军刀"

英语老师小张的逆袭故事:英语+编程=少儿编程导师编程+设计=AI产品经理。记住公式:原有技能×AI工具=全新竞争力
2. 抓住"三米之内"的商机

外卖小哥用AI写美食文案,月赚5万探店费;宝妈把带娃经验喂给AI,做出育儿知识付费课程。记住:不要和AI比智商,要和AI拼场景
3. 成为"会提问"的人

同样用AI工具,有人只能查菜谱,有人靠提问模板、使用教程年入百万。送你个万能公式:具体场景+身份限定+情感需求
例:"假设你是10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用苏格拉底对话法安慰考研失败的大学生"
五,你我皆在浪潮中

回看历史,纺织机没让人类失业,ATM机没让银行消失。
AI淘汰的不是人,而是不会用AI的人
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中,只要你不想被时代淘汰,都一定要学习AI。
AI工具很多,你也不需要全部都掌握,只要去掌握一样和你的专业、工作最相关的那一样就可以,悄悄地学,悄悄地惊艳所有人。
假如你觉得AI和你现在的工作无关,或者目前失业中,那你更要去学习AI,你要学的就不仅仅是AI工具的使用技能,还要结合相应的变现渠道、实操场景来学习,AI会成为你人生逆风翻盘的机会!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edu-card" data-edu-card-id="1873024292226211841">市面上学习AI的课程鱼龙混杂,很多都是割韭菜的,在选择学习的渠道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有大平台背书的,且能够把AI技能和变现渠道完美结合的,这就是我推荐知乎知学堂的AI实战课的原因。
你可以放心地去学!
记住:淘汰你的不是AI,而是会用AI的同事
与其担心失业,不如现在就去学怎么让AI替你打工。
毕竟,会指挥AI的人,正在成为新时代的"超级个体"。
最后送你一首AI写的“防淘汰”打油诗:
拥抱变化别硬扛,
实战课里藏金山。
技能变现是王道,
终身学习保平安。

一天八百个情绪 LV

发表于 前天 09:01

必然是失业啊!但这只是第一步。
权贵不需要依赖人力资源后,才不会管你呢。给最低生活保障,只是为了稳定。
同时这份生活保障肯定会设计成不足够养育后代的水平。让这个阶层缓慢灭绝。
不信?现在的低保就差不多是这样了,只是知乎用户群接触不到而已。
千万不要指望到时候会有衣食无忧,靠救济就能很好地生活。就算有也只会发生在手中有投票权的国度。
在普通国民没有投票权的国度,千万别幻想让你好过,因为你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还是个负担。命运会怎么样,直接参照现在的低保户。

acff00 LV

发表于 前天 09:10

我发现大家(包括我自己)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设定太多的基本假设,假定一切是不变的情况下,突然提高某一个指标,然后得出一些结论,这是实验室的方法,但绝不是思考社会问题的路线。一个成熟的思想体系,一定要从挑战原有的基本假设做起,一定要问:新的情景下原来的哪些假设还继续适用,哪些需要改变了。
在开始讲人工智能之前,先举两个其它的例子。
第一,蒸汽机发明以后,工业国家爆发了各种各样的工人暴动,工人们占领工厂,打砸机器,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钢铁怪物抢占了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失业。当时也是天下哗然,居然有这样自己动的机器,资本家再也不需要工人了!按照这个逻辑,这一部分人应当是永久失业了,一直到今天都缓不过来才对。但是结果呢?从大的时间跨度来看,失业率并没有随着技术的进步直线上升。
第二,随着家用电器的发明(重点是洗衣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解放积极分子特别开心,觉得这些机器可算是把妇女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只要一家一台洗衣机,全人类的问题都得到解决了。但后来的调查表明,家用电器普及以后,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时间并没有减少一丝一毫。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这两个人们预期的劳动力需求降低并没有发生呢?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就需要新的岗位来满足。科技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这话可不是白说的,你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要有人在后面干活儿来推动这种提高。在第一个例子里面,原来一年十个工人只能纺一锭纱,现在换成机器了,一台机器有一个人操作就够了,也能纺一锭纱,人们的思维模式是假定需求不变,这下完了,有九个人失业了,但是结果是,技术进步让纱变便宜了,寻常百姓也可以穿好多衣服了,原来全社会就需要一锭纱,现在我们花一样的价钱,雇十个人纺十锭,你说一样价钱多给你九锭你不要?所以,到了今天,我们随便一个老百姓家,就是再穷也总有一柜子衣服,要是没有先进的纺织机械,我们就买不起这些衣服,也就不会有这个需求了。在第二个例子里面,随着洗衣机进入家庭,人们对洗衣服的预期提高了,前几年电视上总演一个洗衣粉广告,一个肚子胀不消化的大光头领着一帮熊孩子把衣服变着法儿弄脏了,完了扔给孩儿他妈,这要是发生在洗衣机发明以前,估计这孩子腿都被打断好几回了。但是洗衣机发明了,洗衣服太方便了,现在谁家不是隔几个礼拜就把里里外外能洗的都洗一遍?孩子出去满地打滚儿也不怕了,我在知乎看到好多答主回忆小时候弄脏衣服挨打,现在这种事儿也少了,因为孩子衣服反正一个礼拜就能洗一回,你就可劲儿造吧。显然,洗衣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通过在同等时间内增加洗衣量。一个错误的假设是什么呢?就是人们还会像洗衣机没发明时候那样,尽量不洗衣服,窗帘儿被罩什么的且用着吧。按这个假设,洗衣机其实没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想提高,妈妈们就得在高洗衣效率的情况下花一样的时间在洗衣房。
我们再细化一点儿,技术的进步确实会消灭一些岗位,反过来,它到底创造了哪些工作?第一,是围绕新技术的工作,工程师、程序员。第二,是原有产品需求增大带来的岗位,考虑对比一下公元1000年和现在的人均肉类消费、衣服的件数,你就明白为什么技术这么发达了天下还有这么多搞农业搞纺织的。第三,满足人类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条件不好的时候,全国人民都骑飞鸽凤凰,这俩厂子各需要一个设计团队,到今天市面上的自行车有多少种?第四,是新增需求,比如现在我们呼吁中国心理医生严重不足,这要是搁以前,技术落后饭都吃不饱的时候……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想象社会永远就是现在这样儿,然后一夜之间一台电脑取代了百分之八十的人类工作。事情永远不可能是这样发生的,人工智能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互动的过程。
之前有一篇爆款的朋友圈文章,提出来说人工智能发展是指数增长,你看着它快到眼跟前了,结果下一秒它就跑到老远的前边儿去了。你可以拿这个点来打我,说这次科技革命和以前不一样,因为它最后是把事情的控制权从人类手里交出去了。我不懂这些科幻的、政治的、未来学的理论,我们从人性的基点出发,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增长可以是指数的,但它永远都跑不过人类欲望的增长,我们的需求总是大于生产者的供应的。看过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你就知道,我们人类作为消费者,是彻底没治了,一想到这里,真是觉得特别安心啊。
----------------
题外话:长期、宏观尺度的稳定,不等于短期、微观尺度的稳定,人工智能万一有一天消灭了一万份会计的工作,又创造了一万份新的工作,那不代表隔壁王会计第二天就能拎着包就去做算法工程师了。产业革命常伴随特定群体的失业,也是社会的阵痛。我一直鼓吹“普惠”的人工智能,希望我们的社会在人工智能大潮中欢庆赢家的诞生,但也不要死踩输家。如果我们还抱着那种几百年前的“因为你自己没赶上时代大潮所以活该去死”的丛林法则不放,那技术更替这么多代,岂不是白忙活了。我们还对得起发明蒸汽机/内燃机/计算机的列祖列宗么?

喂喂 LV

发表于 前天 09:21

特斯拉和PayPal创始人Elon Musk 早就给出了他的答案:未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失去工作。
在接受CNBC采访时,Elon Musk表示,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是爆炸性的,包括他现在正在着手研制的自动驾驶技术,一旦普及,那么20年内世界上超过12%人口的相关工种将无以为继。
当然,需要担忧的并不只是低端工种,交易员,医生这种要求高精度和专业性的工作也面临着被AI取代的风险。
至于应对方法,Elon Musk指出了两点,其一是人类必须寻找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方式,即"生化人",通过高带宽实现人脑的再开发以让人类在功能上能和人工智能匹敌。
其二是必须由政府给无业的人发放普世收入,这种收入发放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福利和救济,和个人的需求相关,有一定的自由度。
最后,用《经济学人》新年特刊的话来说,当教育步伐跟不上技术发展,不公平就会随之诞生,每个人都必须终生学习。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Coding,数据挖掘等都会进入中小学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