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朋友和我说的很搞笑、但是引起了“AI生产内容归属于谁”争论的事情。
先来介绍下情况:
我朋友传统媒体行业,部门领导最近很鼓励大家工作中使用AI——当然不是用AI生成内容,而是用AI进行深度搜索和灵感提供。
然后,最近他很多同事都通过deepseek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好几个同事还获得了上边的表扬。
紧接着他有一个同事在撰写一篇关于某企业上市的新闻稿件的时候,用到了一个数据:该企业2023年,向第三方企业销售物料的收入达到了27亿元,占总营收的13%。
这一稿件总体来说非常不错,一路绿灯通过,直到发给该企业后,该企业对接的人懵了:27亿元和13%的数据哪儿来的???他们都不知道这件事。
不巧的是,这件事是一个领导亲自对接的,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伪造数据怎么能行?
一层层下来,最后负责这部分的人说,是deepseek给到的。
但让deepseek进行来源给出的时候,它慌了,分析了一堆,找不到。换了别的AI产品,也找不到来源。最后是我朋友手动发挥搜索引擎经验,找到了AI伪造这一数据的来源:智能地用卖物料收入减去卖给供应商的收入——但是,这两者的周期是不对齐的,网上的确没有相关的直接数据报道。
看起来像是AI的锅对吧,但是,你不能再AI对你有利的时候,你说功劳是你的。而到了AI出问题的时候,锅就成了AI的。
换一个角度,回到问题,你让AI生成了一段争议性或敏感内容,发布到网上,并标注AI生成。造成的负面影响怎么分?无论怎样,AI公司都是要负一定的责任的,所以AI公司一边宣称内容属于自己,一边并不理会用户拿去商用赚钱的行为。就和游戏公司一样,说账号属于游戏公司,但实际上也看不上你那点虚拟资产,只是为了在用户行为和当前政策冲突(比如用户开挂,游戏内骚扰其他玩家),给合理的平台处理违禁行为提供一个法理的支撑。
这事不止是腾讯,你可以去看一下其他AI公司的用户协议,这块就是这样一个现状。
未来在这方面,随着AI的落地,权责肯定会给出更清晰的界定,目前来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AI的发展本身,肯定是不能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