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net LV
发表于 2025-4-22 16:13:13
宇树科技,就在我目前公司直线距离不超过1.5公里的地方,滨江区很普通的一个园区,很普通的门面,你甚至没法注意到有这样一家公司存在。但更恐怖的是这个园区到处都是科创企业,周边园区有成千上万个科创企业,你也不知道哪个会化龙哪个能成虎。
很普通的园区
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你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杭州突然产生了六个很牛逼的Ai及机器人的公司。但当你看到这个结果,并且开始反思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晚了好几步了。
因为这些公司并不是突然就产生的,就好比在一片土壤上,种下了上万颗种子,突然有几颗长起来了。实际各类园区中孵化的种子还很多很多,就看谁能抓住风口长起来,只不过目前阶段是这几家起来的。这是一种土壤和内生性的东西。
物联网街区
其实类比硅谷就知道,科创中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第一,空气得比较自由清新,营商环境得比较好,行政效率高,不要有太多限制,而应该鼓励创新和失败。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北京集中了全国最牛逼的人力资源,但真正开创方向的企业家并不都在北京。这也是为什么北方产生不了科创中心。
你在浙江杭州创办一个企业,从工商注册到纳税你就能体会到,浙里办一体化的线上办事、事后辅导,是多么方便,效率是多么高。而且关键企业主体数量太多,行政方面只集中于如何把事情办结,主动辅导企业,而不是找企业麻烦。
而在北方,其他地方不知道,在老家山东吧,你办个企业注册个公司你体会体会。吃拿卡要我是见过的,deepdrink少不了。
第二,房价不能太高。(当然更准确的描述是房价收入比合理)
这可以解答为什么深圳最近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也能解答为什么上海有时候并不能引领科技创新。因为土地价值决定了你的城市功能和定位。
比如说,纽约,人家就是金融中心定位,就是搞钱的,不钟情于科创。对于那些极客们,那些需要从地下车库开始创业的开拓者们,你告诉我在上海怎么体面的活下去?在纸醉金迷、莺歌燕舞之间,你哪有心思创业搞科研?
我曾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就力证杭州房价过高的谎言,因为人们只关注于西湖边上的杭州,对杭州的大扩张视而不见,哪怕是2025年,杭州房价依然存在非常具有性价比的版块。
杭州市政府钦定的中心城区
另外杭州对于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各类人才评定,住房补贴和政策都是最优惠的。在房价巅峰的2021年,人才类不需要摇号就能买房,且部分人才类购房补贴超过100万。
第三,高校教育体系完善。
这点我是要重点说的。
为什么呢,因为以前大家倾向于认为浙江是浙大一家独大(只有一家985和211),所以高校资源是不如其他省份,是劣势。
这是错误的认知。
恰恰因为浙江只有这一家好大学,才能使得浙江其他的大学能平衡招生,也使得用人单位找人并不只认浙大一家。也使得浙江拥有比较完善的中间阶层的高校体系。
比如像武汉、南京、西安,很多好的大学,但这些大学太牛逼了,瓜分完了所有资源,以致于这些学校招生分数很高,而且要从外地招生,竞争激烈,导致本地的很多学生考不上,而除了这些好的大学外,出现了教育体系断层,以致于考不上985和211的学生后面发展很艰难。
而浙江本地的学生,你只要不上浙大,选择面就很广,像杭电、中国计量、浙江师范、杭州师范、浙江财经、浙江工商、浙江理工、浙江工业,都是一个水平面,大家也都认。这个其实跟当年英超一样,英超很牛逼,但英格兰队水平上不去,因为英超全面商业化,顶尖球队全部是各国的球员,本土的球员都踢不太上球,所以被德国、法国这些按在地上摩擦。包括CBA限制外援也是一样的道理,得给本土球员锻炼机会。
所以你看,杭州乃至浙江最成功的创业者,马云,就是杭州师范;宇树科技创始人就是浙江理工的,大家都有一条活路。而不是说考不上211和985,直接很难有学上,或者直接坠入两三百名开外的学校。因为并不是所有天才都适合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你可以看到浙江的很多运动员,其实学校都不差,虽然是练体育的,在其他很多地方,体育生直接就跟差生挂钩。
第四,土壤带来的职业选择的多样性。
非常重要,就是大家并不以选择公务员作为第一职业,不以做公务员为傲,不以稳定的职业性,比如国企、事业单位或者体制内的工作为第一选择,愿意做更多的尝试。
浙江应该是最愿意去创业或者是尝试点新的东西的省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