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创业门槛挺高的,国内的候选人其实并不多,也就是几个大厂,加上什么四小龙、六小虎,再加上幻方的 DeepSeek 和做小模型的面壁,闭眼蒙中的概率大概是 1/10。
而且最近关于六小虎的传闻挺多的,时不时就传出谁要放弃大模型啥的。也许下半年就会有一部分选手烧不起预训练,转而做产品,年底前会出现一些业务选择上的分化。
OpenAI 的维度也有很多,成为 OpenAI,是指大模型、产品力,又或者融资力度。如果从模型上对标 OpenAI,那也要有 GPT-4o 的全模态、o1 的推理、Sora 的视频生成,产品侧更新了 Canvas,这样看真正能对标 OpenAI 的玩家可能也不多。
乐观地说,大家都还有机会,悲观地想就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又或者没必要成为 OpenAI,毕竟 OpenAI 的开源和商业策略也是一团乱麻。
大厂里目前开源做得比较好的 Qwen,产品和落地做得比较好的字节豆包,还有个隐藏选手盘古;六小龙上半年 Kimi 很火,最近似乎也在做类似 o1 的推理模型,智谱做 toB,百川做医疗,大家都有光明美好的未来。
附:大模型六小虎
- 智谱华章:2019年6月
- MiniMax:2021年12月
- 月之暗面:2023年3月
- 百川智能:2023年4月
- 阶跃星辰:2023年4月
- 零一万物:2023年5月
参考:
国内新 AI 大模型四小龙是哪四家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