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人工智能还是转电子信息?

普通一本计算机滑了,被人工智能录取了,朋友建议转电子信息,未来想考研,如何选择?
收藏者
0
被浏览
74

5 个回答

沐沐君观宇宙 LV

发表于 2025-4-8 11:23:23

尽量转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专业就业面窄,很多单位都不招此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面宽泛。
而且人工智能专业特别吃院校资源,除了顶尖院校,其他院校的人工智能就是计算机和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大杂烩,而且这个专业就业面窄,很少有单位招聘人工智能专业,考公考编岗位也少。
学一个披着人工智能皮的电子信息,计算机,考公考编岗位还少就业面还窄,不如直接学电子信息工程,或者计算机。

夜林蓝 LV

发表于 2025-4-8 11:35:12

人工智能有时候就放在计算机系或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当然人工智能本来就是电子信息类,转电子信息类就是转个寂寞。
如果是转电子信息工程或者通信工程,不好意思,除非搞新一代通信技术——通信行业总是说自己是夕阳产业了。

54sh54sh LV

发表于 2025-4-8 11:46:45

你朋友绝对是想害你!我就是从电子信息转到人工智能的!
你先了解一下电子信息是搞啥的,我给你科普一下,你大一有一门实践课是拿着电烙铁焊接线路板,认识各种电阻,电容等等。就是搞硬件的,不是说搞硬件不好,是在国内搞这个真的不行,就业面太窄了,国内大部分企业都不生产硬件,都是国外硬件的搬运工,最后你能入坑的可能是嵌入式物联网,最后还是回到软件开发,难搞,你还不如学人工智能,少走弯路几十年。
人工智能就业面广啊,啥都能干,想干开发,前端后端测试运维,想干算法,视觉,语言,搜推广,不想搞开发,走去做产品。
所以你选择一下!

璀璨千阳 LV

发表于 2025-4-8 11:56:18

不是C9或者天才,不建议人工智能。除非你有信心考上北航北理这一水准学校的人工智能研究生。最近自动化都400多吧,和计算机一样卷。可能自控和现控还比计算机的难一点(我不清楚计算机难度,应该都挺难)
这个专业也是顶层通吃,大公司宁可为天才少年少女一掷千金,也不会找个平庸的。就算是做团队里对比的那一个人也不会考虑非985。
这个专业研究生起步,意味着你还要卷7年,你的对手本科可能就有顶会文章【就是很好的论文】,但你们学校可能一篇也没有,也没人带你,授课的老师照着吴恩达的ppt念都念不来,为了追赶前沿你得有出色的自学能力,一定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6级是起步价哈】

yyctt LV

发表于 2025-4-8 12:08:15

在做出学术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决定时,学生们常常面临许多困惑和选择,特别是在非985和211大学中攻读人工智能专业还是转向电子信息专业这一问题上。要做出明智的选择,学生需要深入了解这两个学科的特点、就业前景、发展趋势、学术资源、以及自身的兴趣和长远目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人工智能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的优劣势,以帮助学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双非人工智能还是转电子信息?-1.jpg

1. 学科背景和课程设置
1.1 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开发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任务的算法和系统。AI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机器学习:学习算法和模型,使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自动学习和预测。
  • 深度学习:基于神经网络的高级机器学习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
  • 自然语言处理(NLP):处理和理解人类语言,使机器能够执行翻译、对话等任务。
  • 计算机视觉:让计算机理解和解释视觉信息,应用于自动驾驶、医疗影像分析等领域。
  • 强化学习:研究如何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使智能体在动态环境中优化决策。
1.2 电子信息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EE)涵盖了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广泛领域,涉及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主要课程包括:

  • 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电子学,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 通信原理: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研究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 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集成的系统设计,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
  • 信号处理:处理和分析信号(如音频、视频、图像),涉及滤波、变换等技术。
  • 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网络安全、数据传输技术等,涉及互联网及局域网的设计与管理。
2.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2.1 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前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高的需求。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 数据科学家:分析大数据,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 机器学习工程师:开发和优化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
  • AI研究员:在企业或学术机构中从事前沿AI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产品经理:负责AI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推广,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实现。
  • 创业:许多AI专业的毕业生选择创办自己的公司,开发创新的AI产品和服务。
2.2 电子信息专业的就业前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同样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涉及多个行业和岗位:

  • 硬件工程师:设计和开发电子产品的硬件部分,如芯片、传感器等。
  • 嵌入式系统工程师: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 通信工程师:从事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优化。
  • 网络工程师:设计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和安全。
  • 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产品使用中的问题。
3. 学术资源与研究机会
3.1 人工智能专业的学术资源
在非985、211大学中,人工智能专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机会可能相对有限,但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 在线课程和MOOC:许多国际知名大学和在线平台提供高质量的AI课程,如Coursera、edX等。
  • 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工作坊,与业内专家交流,了解最新研究进展。
  • 实习和项目:参与企业的实习和科研项目,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
  • 自主学习和研究:通过阅读论文、参加竞赛、开发开源项目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实践技能。
3.2 电子信息专业的学术资源
电子信息专业的学术资源相对丰富,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 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参与学校的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实践所学知识,提升动手能力。
  • 行业合作:与企业合作,参与实际的研发项目,了解行业需求和技术应用。
  • 专业认证:考取相关的专业认证,如思科认证、华为认证等,提升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 国际交流:参加国际交流项目,访问国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拓宽视野,了解国际前沿技术。

双非人工智能还是转电子信息?-2.jpg

4. 发展趋势与技术前沿
4.1 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I与5G的结合:5G技术的普及将推动AI在智能城市、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
  • AI与物联网(IoT):AI技术将进一步提升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高效的感知、分析和决策。
  •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AI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药物研发、个性化治疗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 AI伦理与安全: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AI伦理与安全问题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确保AI技术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 可解释性AI:研究如何使AI模型更加透明和可解释,以提高用户对AI系统的信任和理解。
4.2 电子信息的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半导体技术:不断提升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推动计算能力的提升。
  • 5G与通信技术:5G技术的普及将带来通信行业的重大变革,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连接。
  • 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将带动边缘计算的发展,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响应。
  • 网络安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将变得更加重要,需要不断提升网络安全技术和策略。
5. 个人兴趣与长远目标
在选择专业时,个人兴趣和长远目标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做出决策:

  • 兴趣导向: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创造力。
  • 职业规划: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最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专业和方向。
  • 实践经验:通过实习、项目、竞赛等途径,积累实践经验,了解行业需求和职业前景。
  • 持续学习:无论选择哪个专业,都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
在非985、211大学中选择人工智能专业还是电子信息专业,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学科背景、就业前景、学术资源、发展趋势以及个人兴趣和长远目标。人工智能专业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而电子信息专业在硬件设计、通信工程、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和应用价值。
无论选择哪个专业,学生都需要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个人和职业目标。未来的科技发展将为两大领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学生们应当勇敢迎接,不断探索,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双非人工智能还是转电子信息?-3.jpg

在AI来临的时代,不能被时代抛弃,那必须要去了解AI、学些AI,应用AI,并且能够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目前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部委级AIGC认证也随着国家AI战略应用而生,由工信部直属事业单位——工业文化发展中心——颁发的AIGC(可译为:AI生成内容)岗位技能证书。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岗位能力适应评测证书,而且是全国通用的。
参加培训的学员将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即:ICDC)建设的专属网站上进行在线的报名、培训和考试。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另外一篇文章。
AIGC导师:工信部ICDC的AIGC技能证书简介
尚工评测-工业强国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尚工”行动测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